税收优惠、要素保障、降成本生态优化和内部挖潜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1. 税费优惠政策聚焦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科技成果转化税收减免等环节。 2. 进一步强化用地、用能、物流等要素保障,推动企业生产运行成本稳中有降。 3. 持续优化实体经济降成本生态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规范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深入推进拖欠企业账款治理。 4. 激励企业内部挖潜,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
1. 税费优惠政策聚焦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科技成果转化税收减免等环节。 2. 进一步强化用地、用能、物流等要素保障,推动企业生产运行成本稳中有降。 3. 持续优化实体经济降成本生态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规范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深入推进拖欠企业账款治理。 4. 激励企业内部挖潜,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
1. 近期广东、海南、安徽等地发放消费券,总额超过1亿元。 2. 海南向乘机入岛游客发放“机票即门票”券和零售、住宿等领域消费券。 3. 安徽启动“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发放2500万元文旅消费券,活动持续至10月。 4. 汽车、家电、家装厨卫市场以旧换新潜力巨大,北京、湖北、福建等地发放以旧换新补贴。 5. 北京面向消费者发放以旧换新补贴,符合条件商品可享至少10%立减优惠。 6. 成都市发放3000万元汽车消费奖励;大连发放2000万元汽车消费券;芜湖开展汽车消费券活动。 7. 北京大兴区发放超1000万消费券,开展夜间配套市集活动。 8. 河北唐山发放80万元夜经济消费券。 9. 湖北宜昌发放夜间消费券,支持夜间消费集聚和品牌建设。
1. 甘肃省每年实施300个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项目,提升产业层级和发展能级。 2. 甘肃省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5年保持在6%以上。 3. 甘肃省新能源装机总量超过560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比重超过60%,居全国第2位。
1. 主产区新麦收购量超1000万吨 2. 主产省准备小麦仓容近8000万吨 3. 夏粮收购资金安排1100亿元
1. "鲁字号"汽车散热器已出口到10余个国家,80%销往海外市场,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 2. 山东中欧班列运营线路达54条,位居中国前列,助力外贸企业节约物流成本。 3. "沂源红"苹果搭乘中欧班列出口俄罗斯,开拓海外市场,预计年销售量达3万吨。 4. 山东高速鲁中产融物流园中欧班列较传统方式运输时效提高约20%、成本降低约8%。 5. 临沂柳编篮子等产品搭乘中欧班列出口俄罗斯,物流效率提升。 6. 临沂中欧班列运营线路增多,直达12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个城市,助力"临沂造"产品出口中亚国家。
1. 在国台工作20年零62天 2. 组织立项、实施科研项目60余项,申请专利18项 3. 确立我国酱香型白酒智能酿造第一套标准体系,提出“一切模糊的清晰化、一切清晰的数字化、一切数字的标准化、一切标准的流程化、一切流程的体系化、一切体系的法规化”的目标 4. 国台智能酿造车间多层立体布局,提高了优质酒的出酒率,节约了土地资源和降低了生产能耗 5. 国台酒品牌价值位列贵州白酒第三、中国白酒第十 6.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国台取得的多项科研项目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建议进一步扩大推广与应用 7. 国台酒符合率提升至平均约90% 8. 统计了39种操作变量指标、26种状态变量指标 9. 鉴定出上千种微生物,呈现出极其复杂的状态
1. 推动蓝色转型,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2. 中国水产养殖发展走在世界前列,但未来面临发展空间受限等困难。 3. 深远海养殖是建设“蓝色粮仓”的重要途径,需要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 4. 水产加工是渔业生产的延续,能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带动渔业经济增长。 5. 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揭牌,定位于建设国际一流的海洋种业创新中心。 6. 山东现代海洋高等教育共同体成立,聚焦现代海洋渔业等产业领域。
1. 国产汽水品牌入选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如北冰洋、冰峰、八王寺。 2. 老字号汽水品牌采用“文创联名+电商”方式营销推广,与地方特色文旅IP合作。 3. 国产汽水品牌重视创新,如研发低糖无糖产品、提升产品质量风味。 4. 国产汽水品牌积极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经营效率。 5. 今年一季度,我国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5%,国产汽水有望在销售旺季取得良好业绩。
1. 2024年端午假期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63761.6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9.4%。 2. 铁路发送旅客4604.7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5.1%。 3. 公路人员流动量58311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9.5%。 4. 水路发送旅客292.9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4.4%。 5. 民航发送旅客553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7.9%。
1. 内环流控温系统节能降温,避免小麦发霉生虫。 2. 实时测温线缆监控粮温,确保绿色优储。 3. 智能设备和预警系统保障粮食安全。 4. 江苏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提高仓储设施覆盖率。 5. 河南计划使用绿色储粮技术仓容,培育大型粮食物流产业园区。 6. 南京财经大学团队开发储粮害虫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准确率达90%。 7. 甲酸乙酯绿色防控技术替代磷化氢,解决抗药性问题。 8. 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粮食烘干、储粮生态等技术,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降低粮食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