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行超2000亿绿色贷款助力节能降碳,累计碳减排贷款超1100亿。
1. 1-5月国开行发放绿色贷款超2000亿元,增速高于全行贷款。 2. 国开行积极助力节能降碳、清洁能源建设和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3. 已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超1100亿元,将碳减排效应纳入贷款评审。
1. 1-5月国开行发放绿色贷款超2000亿元,增速高于全行贷款。 2. 国开行积极助力节能降碳、清洁能源建设和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3. 已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超1100亿元,将碳减排效应纳入贷款评审。
1.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总规模达500亿元。 2. 首批发布的14支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基金规模达506亿元。 3. 母基金和下设基金主要投资方向为“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10+X”未来产业体系等。 4. 母基金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可依法对其他出资人实施超额收益让利、提前转让退出让利。 5. 首批预计形成产业专项基金、子基金的合计规模可达1612亿元。 6. 南京、苏州、无锡等市将分别设立产业专项基金和未来产业天使基金。 7. 今年前5个月,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0.9%,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0.2%。
1. 绿色低碳领域投资潜力巨大,估算为140万亿元至200万亿元。 2.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绿色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 3. 统筹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需实现观念转变,包括创新能源供需观和深化开放观。 4. 通过政策创新,如技改融资、保险产品创新、产业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推动产业动能焕新。 5. 解决新能源产业发展挑战需要经营主体创新和政策配套协调,完善产业政策规划和配套政策举措。
1. 新质生产力被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2.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 3. 中国高度重视创新,202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8.1%,占比2.64%。 4. 中国持续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经费的6.65%。 5.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12位,拥有24个全球百强科技集群,居世界第一。 6. 中国不断出台政策吸引外资,推动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 7. 中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为外国投资者创造更多机会。 8. 中国企业快速采用新技术,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9. 外资企业可参与中国产业和供应链的转型,促进全球经济和供应链的多元化和绿色发展。 10. 新质生产力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巨大商机,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
1. 绿色建筑趋势:更节能、更多可再生能源应用、更加健康舒适。 2. 节能建议:建筑用能计量数字化,以热水使用量收取费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3. 热泵在中国具有制造业输出和国内应用的优势,欧盟对其加征关税将导致全球温度上升。 4. 建立碳市场推动市场选择节能低碳建材。 5. 绿色环境对预防神经系统疾病有保护作用,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 6. 提升绿色建筑舒适健康的建议:建设立体园林建筑、促进绿色环境成长、享受园艺、阳台种菜。
1. 展会参会国家和地区数量:49 2. 参展企业和机构数量:550+ 3. 重点项目签约数量:103 个 4. 重点项目投资总额:1092 亿元 5. 制造业重点项目数量:46 个 6. 制造业重点项目投资总额:545 亿元 7. 服务业重点项目数量:57 个 8. 服务业重点项目投资总额:547 亿元
1. 科德数控地下工厂面积达25万平方米,温度和湿度常年稳定,节能效果显着。 2. 大连光洋科技集团自主研制五轴叶片铣削中心等高端数控机床,打破叶轮叶盘加工设备进口依赖。 3. 辽宁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55.5%;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0.8%。 4. 辽宁数字化车间数量达222个,智能工厂数量达115个,规上工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3.0%。
1.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火电 2. 年均能源需求增长依然刚性 3. 新能源发电新增装机超全球一半 4. 风电、光伏累计装机超11亿千瓦 5.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持续提升 6. 全国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全面解决 7. 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数量最多、服务最广 8. 2600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年收益约180亿元
1.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年均提高0.7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 2. 2023年,全国煤炭、油气等一次能源生产总量48.3亿吨标准煤,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30亿千瓦。 3. 中国新能源发电技术保持世界领先,光伏电池等新能源产品成为外贸出口的“新名片”。 4. 煤炭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晋陕蒙新原煤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重提高了11.8个百分点。 5.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持续提升,95%以上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 6. 煤层气产量近3倍增长,成为天然气供应的有力补充。 7. 预计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能源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 8. 今后一个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任务是稳步有序推进“双碳”目标。 9. 要做好消费侧节能降碳的“减法”,到2025年,全国建成充电基础设施1200万台左右。 10. 要做好供给侧非化石能源提质扩量的“加法”,推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1.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 2. 绿色创新是现阶段中国经济投资创新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新动能之一。 3. 低碳绿色产业已成为疫后经济复苏和增长重要的驱动力。 4. 新能源领域一定程度的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固有特征,有利于竞争、优胜劣汰和技术进步。 5.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超大规模、充满活力的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的优势。 6. 政府应坚持“双碳”目标不动摇、推广碳账户和碳核算,形成全面严格的减碳责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