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RC外部版V3.1
大数据优选每日重点财经资讯
共 1411 篇文章

标签:风电设备 第77页

金融支持制造业,聚焦产业链稳定、创新发展和绿色化,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和技术提升服务质效,政府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促进产能动态交流。

1. 制造业价值链长、关联性强、带动力大,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 2. 《通知》聚焦新型工业化重点任务,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着力支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科技创新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3. 银行机构要创新中长期信贷产品,优化制造业企业债务期限结构,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4. 金融机构需要加大资源投入、丰富金融产品供给、完善服务体系,并做好风险防控。政府部门需要做好制造业发展的信息共享机制,促进产能动态、企业生产经营信息等数据的交流共享。

我国清洁氢能发展潜力巨大,需重点提高核心竞争力,推进交通、工业等领域应用,加强基础研究,推动绿色低碳氢能供给。

1. 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碳达峰碳中和。 2. 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居首,发展绿色低碳氢能供给具有巨大潜力。 3. 提高氢能核心竞争力需从氢气来源、储运方式、应用模式、技术装备等方面发力。 4. 绿氢制备需降低成本,优先布局风光资源丰富地区,提高可再生能源制氢效率。 5. 氢能储运应探索液氢罐车、管道长输等模式,降低成本。 6. 氢能应用应重点推进中重型车辆,探索船舶、航空等领域示范应用。 7. 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在工业领域示范,营造多元化氢能消费生态。 8. 加强基础研究,突破氢液化、燃料电池、电解槽等关键技术,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朔尔茨访华推动中德经贸合作,欧盟看好中国发展势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8900亿美元推动经济增长,中德合作聚焦数字化、绿色转型和贸易发展。

1. 朔尔茨访华促进中德经贸合作。 2. 中国发展势头被欧盟看好,包括城市现代化、经济增长、和平外交等。 3. 中国2023年清洁能源投资达8900亿美元,是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 4. 德国致力于深化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对华直接投资创纪录。 5. 中德合作在数字化和绿色转型等领域至关重要。 6. 促进贸易发展是中德会晤的重点。

广水新型电力系统每天提供绿电给20万人,日均发电20万千瓦时,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和协同控制,实现新能源高效利用和稳定供电。

1. 广水市新型电力系统每天为20多万人提供绿电。 2. 宝林风光一体发电站每天可发电近20万千瓦时。 3. 示范区的4个新能源电场、2个变电站、17条馈线、703座台变等设施已连接至新能源电网数字孪生平台。 4. 源网荷储协同控制系统可协同控制示范区新能源设备,精准调节电压波动,提高新能源利用率。 5. 通过能量路由器,示范区新型电力系统可与大电网进行柔性互动,保证用电稳定。 6. 示范区100%新能源独立供电时间占比超过70%,新能源供电量占比超过80%。

我国绿色贷款余额达30.08万亿,年增36.5%;但仍面临标准差异、信息不对称和供需不匹配等问题。

1. 截至2023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为30.08万亿元,同比增长36.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6.4个百分点。 2. 绿色金融已成为我国银行重要的增量业务发展方向,2023年六家国有大型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约为17.9万亿元,同比增幅超42.6%。 3. 近年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与其他国家标准差异、信息不对称、产品供需不匹配等问题。

国发重大战略和安全能力建设将获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首批1万亿元于2024年发行,重点聚焦科技、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和安全等领域。

1. 国家将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2. 行动方案重点聚焦在科技自立自强、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和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美丽中国建设等领域。 3. 2024年先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4. 行动方案坚持目标导向、精准突破、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全国培育300余家产业链"链主"企业,分布于头部省市,覆盖新兴与传统行业,研发投入提升。

1. 全国已培育300多家优质产业链"链主"企业,梯度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2. "链主"企业主要分布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区市。 3. "链主"企业覆盖新兴产业和传统行业,产业链与供应链掌控力持续强化。 4. 我国"链主"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增加,企业创新能力提高,拥有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大幅增加。

新型电力系统每日稳定供电20余万户,新能源供电占比超80%,实现智能控制和精准调控,保障社会用电稳定。

1. 风光一体发电站每天可为20多万人稳定提供绿电。 2. 新型电力系统工程以新能源供电为主体,采用源网荷储协同控制系统,智能自动控制发电用电。 3. 通过5G全覆盖、新能源电网数字孪生平台和构网型控制器,实现新能源设备和储能电源的精准控制。 4. 能量路由器连接新型电力系统与主电网,保障新能源供电不足时的社会用电稳定。 5. 新型电力系统运营过程覆盖风、光、储、能量路由器和用户终端多个应用场景,保证示范区新能源独立供电时间占比超过70%,新能源供电量占比超过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