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制造业PMI为50.4%,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2. 生产指数为52.9%,创2023年4月以来最高。
3. 新订单指数为51.1%,仍位于扩张区间,但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
4. 各规模企业PMI均高于临界点,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连续两个月扩张。
5.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1.3%和53.0%,均高于制造业总体。
6.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2%,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总体稳定。
7. 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业占比为46.0%,比上月上升4.2个百分点。
8. PMI指数小幅下降,表明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但需求不足问题仍然突出。
1. 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得益于超大规模市场、完整工业体系、丰富人力资源,以及企业对研发的投入和充分的市场竞争。
2. 中国新能源产业优势源于完善的产供链体系,涵盖从材料研发到制造管理的全产业链。
3. 中国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不断进步,尤其在动力电池、风电、核电等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4. 充分的市场竞争促进了中国新能源产业技术迭代、降本增效,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5. 中国新能源产品顺应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趋势,质量高、价格有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
1. 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5.85亿千瓦,约占总装机 52.9%。
2. 风电、光伏发电之和突破 11 亿千瓦。
3. 新型储能已投运装机超 3500 万千瓦。
1. 设备更新主要涵盖钢铁、化工、建筑、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设备、老旧农业机械、教育文旅医疗设备等领域。
2. 以旧换新主要涵盖汽车、家电、家装消费品等领域。
3. 金融机构宜从丰富金融供给、降低金融成本、提升金融服务的触达率和便利性三个层面发力,以激活市场主体“换新”的潜力。
4. 《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
1. 中国外贸中被称为“新三样”的新兴产业包括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
2. “新三样”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是中国外贸加速提质升级的体现。
3. 中国对拉美出口的绿色科技类产品总额预计到2023年将接近翻番。
4. 中国在绿色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领先全球,技术创新是“新三样”海外受追捧的原因之一。
5. 中国完善的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以及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促进了“新三样”的发展和出海。
6. 长三角地区先进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是新能源汽车从这里“走出去”的秘诀。
7. 中国在全球绿色发展大势下提前布局,为“新三样”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8. 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为中国绿色科技产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9. 加速产业链海外布局,从产品输出转向产能输出是新能源汽车出海的必由之路。
10. 中国绿色科技产业要“走出去”也要“融进去”,研究国际标准体系并加大海外产业布局。
1. 编写了包含普惠性、区域性、专项类政策共31项的税费优惠政策指引。
2. 每项政策具体内容包括享受主体、内容、时间、条件、申报时点、办理材料、享受方式、依据和案例共9方面。
1. 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分别为2.3%和5.2%。
2. 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17.2%。
3. 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6367万千瓦,同比增长34%。
4.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30.7%,风电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25%。
1.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任务。
2. 我国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
3.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需总体平稳,能源消费持续增长。
2. 新型储能快速发展,累计装机规模达3530万千瓦/776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超过12%。
3. 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局部地区高峰时段可能存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
4. 国家能源局将全力确保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采取多措并举措施,坚决守住不拉闸限电的底线。
1. 山东新型储能规模居中国首位,达到398.3万千瓦。
2. 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比达到45.1%,为9728.1万千瓦。
3. 山东成功创建了32个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11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排名全国第一方阵。
4. 山东生态资金奖补金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
5. 山东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连续四年超过1000家,位居中国前列。
6. 山东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高于中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