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绿证是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的电子“身份证”,是唯一证明其环境属性的手段。
2. 绿证交易更加灵活,即便是电量未从发电企业直接输送到用电方,也能让购电者单独买证获得电量环境价值。
3. 国际社会对绿色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
4. 2017年我国开始试行绿证核发和自愿认购制度,今年7月份,明确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绿证相关管理工作,组织对所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核发绿证,标志着绿证核发进入全覆盖新阶段。
5. 在发电侧,绿证核发全覆盖将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开发积极性,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收益,增厚发电企业经营利润,对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6. 在用电侧,绿证核发全覆盖有利于鼓励绿色消费、支持绿色发展,加快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7. 维护绿证权威性、唯一性并与国际接轨是建立和推广绿证体系的关键,要防止出现多重绿证或购买国外机构核发的绿证,造成碳排放权益损失。
8. 要加强绿电交易凭证规范管理,推动构建基于绿证的产品碳足迹管理和国际互认体系,着力提高我国绿证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
1. 2023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发力显效,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2. 2024年我国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巩固经济复苏基础。
3. 中国银行业2024年将继续优化信贷结构,盘活存量资金,巩固资本基础。
4. 2024年我国将继续推动科技和经济的深度融合,打造高质量科技生态圈。
5. 2024年我国将继续发展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化、多边化。
6. 2024年全球经济将逐渐复苏,各行业的发展机遇将扩大。
7. 2024年全球科技市场将逐步复苏,投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1. 阜阳水面光伏电站全容量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65万千瓦,预计年平均发电量约7亿千瓦时。
2. 该电站采用风电、光伏、储能、沉陷区治理有机结合的新能源基地化开发模式,将风光资源的高效利用与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深度融合。
3. 该项目将改善电力上网的波动性,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同时使闲置水面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并通过光伏组件覆盖水面降低蒸发量、抑制水中藻类过度生长,完成水质净化,保护生态环境。
1、预计“十四五”期间,大数据中心投资将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累计带动各方面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
2、到2025年底,综合算力基础设施体系初步成型。
3、国家枢纽节点地区各类新增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60%以上。
4、1ms时延城市算力网、5ms时延区域算力网、20ms时延跨国家枢纽节点算力网在示范区域内初步实现。
5、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
6、算力调度交易也是数据要素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将助推数据交易生态完善,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
7、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建设,云计算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加速云计算服务的普及和应用。
8、人工智能算法的训练和优化也会获得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1、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预期值为3.0%,是自2000年至2019年以来,除了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时期外的最低水平。
2、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的表现优于发达经济体,IMF预计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从2022年的4.1%放缓至2023年的4.0%。
3、东亚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强的地区,中国和印度经济形势较年初预期更好,东盟表现稍差,但增长速度也保持在4.2%以上。
4、中国经济韧性凸显,宏观经济政策不断发力,涵盖了降息、降准、减税、鼓励房地产以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
5、中国政府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机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实力显著提升。
6、展望未来,拖累世界经济复苏的因素主要有地缘政治冲突、高利率和美国对华打压和遏制的战略。
7、未来世界各国应加强多边合作,维护经济全球化成果,妥善解决地缘政治冲突,积极恢复多边合作并修复全球产业链,才能使全球经济迈向稳定发展之路。
1. 2023年云南电网公司实现新能源装机投产容量较2022年底翻番。
2. 截至12月16日,云南省提前完成2023年集中式新能源新增并网1500万千瓦的目标,全省统调新能源总装机突破2900万千瓦。
3. 1月至11月,云南省新能源发电量破300亿千瓦时大关。
4. 云南电网公司通过精准的分析预测,不断提升新能源可观、可测、可控能力,通过水风光互补优化调度,使新能源发电利用率达99.79%,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1. 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首次超过煤电,风电、光伏成为新增发电装机和新增发电量的双重主体;
2. 储能呈爆发式增长态势,氢能成为促进新能源电力消纳、推动工业等领域深度脱碳和长周期储能的重要选择;
3. 绿色低碳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4. 我国“双碳”目标推进仍面临新能源消纳难、碳足迹等基础性制度不健全、外部围堵打压加剧、国际碳规则约束等挑战;
5. 展望未来,需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坚决守住能源安全底线,坚决推动能源清洁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强调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
2. 欧盟碳边界调节机制的影响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关于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翻两倍的要求,推动着新型能源的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3. 政企关系影响着国企的发展方式和布局结构,探索和构建新型政企关系是实现国企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要求。
4. 中国企业应结合中国制度环境和企业发展历史,积极探寻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有效路径,包括强调数字驱动的智能化生产运营,与企业战略相契合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等方面。
5. 国企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协同联动、相互促进,是衍生出“新质生产力”的源泉。
6. 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正围绕价值创造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服务国家战略增强核心功能两大重点,打造更有活力、更高效率的现代新国企。
7. 提升新质生产力,要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六方面的基本特性,包括先进性、协同性、完整性、包容性、开放性和安全性。
1. 全球单体规模最大65万千瓦漂浮式光伏电站投产,所采用的最新智能光伏控制器单台容量是以前的4倍多,大幅减少了投入数量。
2. 华为300千瓦智能光伏控制器搭载多种智能创新技术,保障系统安全,提升运维效率与可靠性,故障率小于0.3%。
3. 我国光伏产业链发展迅猛,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发电设备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运行效率也不断提高。
4.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委联合发布《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光伏行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
1. 安徽阜阳南部风光电基地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65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约7亿千瓦时。
2. 电站由122个超大型光伏矩阵构成,采用可靠锚固系统,将浮体与地基相连接,保障电站安全运行。
3. 电站采用12度的固定倾角,既可避免大风天气对光伏组件的影响,也保证了电站的安全持续发电。
4. 电站利用两套高像素智能化无人机巡检系统,可快速完成全部水域巡检,并通过人工智能分析,自动生成故障诊断报告,提高巡检效率。
5. 电站还搭建了全景化智能运检系统,实现全站设备的实时监测,提升巡检效率和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