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RC外部版V3.1
大数据优选每日重点财经资讯
共 1411 篇文章

标签:风电设备 第122页

截至2023年底,我国建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2023年新增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但电网侧和发电侧储能项目利用率低,大功率新型储能技术不够成熟,需完善机制、加强研发,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助力产业升级加强核心竞争力。

1. 我国截至2023年底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2023年新增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 2. 徐延铭分析,电网侧和发电侧储能项目利用率低,原因之一是配置会增加成本,企业为压低成本,可能牺牲质量。 3. 王理宗认为,大功率新型储能技术还不够成熟,给储能项目应用带来安全隐忧,建议加强总体规划、加大研发力度。 4. 徐延铭提议完善参与机制、制定行业标准、建立安全评估体系,确保新型储能行业稳健发展。 5. 张天任建议建立动态监测机制,跟踪需求、产能等信息,助力产业升级和加强核心竞争力。

中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出口和专利数量领先全球,成为经济增长驱动力,其中上海“新三样”产品出口表现突出。

1. 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出口增速喜人。 2. 中国绿色专利数量世界第二,专利增速最快。 3. 中国环保耗材和回收利用领域专利数量全球领先。 4.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5. 上海出口“新三样”产品拉高出口整体增速。 6. 中国有意将合肥打造为电动汽车中心。 7. 中国企业将从代工厂向自主创新转变。 8. 中国掌握电池技术价值链大部分环节,全球前十大电池制造商中有6家是中国企业。

2022年"山西精品"评选39项,已有79项,计划打造40+,涵盖制造业、农业、文化旅游业。

1. 本次获评"山西精品"荣誉的产品和服务数量:39 2. "山西精品"公用品牌建设工程启动时间:2022年1月14日 3. 目前已推出的"山西精品"产品和服务总数:79 4. 今年将打造"山西精品"数量:40个以上 5. "山西精品"与产业联动领域:制造业、农业、文化旅游业等

50余项税费优惠政策和40余项税收征管及行业管理办法支持科技创新,涵盖创业投资、研发、成果转化等多个领域。

1. 制定50余条支持科技创新的税费优惠政策 2. 划定40余项税收征管规定和行业管理办法 3. 政策分类:创业投资、研发、成果转化、重点产业、全产业链等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助力高质量发展。

1.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 2.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 3.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4.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 5. 新质生产力已在实践中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培育传统产业数字化和未来产业布局,如氢能、新材料等。

1.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突破、要素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力。 2. 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赋能传统产业,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低碳转型,增强其韧性和竞争力。 3. 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如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等。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视协同创新、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1.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2. 武汉产学研用协同,迈向高端化发展,通过大力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突破关键共性技术难题 3. 重庆永川龙头企业带动,谋求智能化升级,通过设备自动化、机器视觉检测、信息化系统实现提质增效 4. 辽宁沈阳瞄准节能增效,引导绿色化转型,通过建设绿色工厂、研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园区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

超长期国债1万亿发行,支持重大战略和科技城乡等领域建设,体现积极财政政策。

1.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期限超过10年,专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建设。 2. 今年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不计入赤字,强化积极财政政策支持力度。 3. 宏观调控体系成熟,政策空间充足,超长期特别国债工具体现优势。 4. 政府投资规模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等领域建设。 5. 各地积极谋划项目,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将用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6. 重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监管需加强,提高国债资金使用效益。

中国缩短碳达峰碳中和时间,在氢能、核能、碳捕集领域取得突破,科技支撑行动计划设定关键技术突破时间。

1. 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比发达国家更短。 2. 氢能及储能技术、先进安全核能技术、二氧化碳捕集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 3.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计划提出2025年突破关键技术,2030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