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RC外部版V3.1
大数据优选每日重点财经资讯
共 1411 篇文章

标签:风电设备 第108页

中国在碳减排和绿色能源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包括碳排放强度下降超过51%,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全球近40%,建立了全球最大碳市场,并出台适应气候变化和控制甲烷排放的政策。

1. 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51%。 2.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占全球近40%。 3. 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中国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碳市场。 5. 中国出台《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和《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

绿色转型为碳中和铺路,化石能源消费虽有增加,但气候目标不变,不同国家转型挑战异同,煤炭依赖国短期仍须化石能源,全球转型应稳步确保能源安全。

1. 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全球碳中和的明确路径。 2. 尽管短期内化石能源消费有所增加,但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并未改变。 3. 不同国家能源禀赋不同,能源转型面临的挑战也不同。 4. 对于以煤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在一段时间内还离不开传统化石能源的支持。 5. 全球脱离化石能源转型应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基础上稳步进行。

中国在气候目标上取得进展,英美资源集团在减少金属价值链排放方面与中国合作,重视中国团队的作用。

1. 中国在实现气候目标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在金属价值链中扮演重要角色。 2. 英美资源集团通过合作实现减碳目标,与中国在减少范围3排放方面合作至关重要。 3. 英美资源集团投资氢燃料电池技术并计划在中国部署,探讨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机遇。

苹果设定 2030 年碳中和目标,碳足迹自 2015 年下降 45%,并推动供应链可持续发展。

1. 苹果已设定 2030 年碳中和目标,并公开承诺。 2. 苹果公司碳足迹自 2015 年以来下降 45%,收入增长 68%。 3. 苹果公司已实现全球运营碳中和,计划到 2030 年实现所有产品碳中和。 4. 苹果第一款碳中和产品是苹果手表。 5. 苹果材料、交通和电力项目推动碳中和目标。 6. 苹果在中国使用 15 吉瓦可再生能源,在供应链上推出重要举措。 7. 中国供应商在苹果碳中和进程中担任重要角色,形成“1+1=3”的合作效应。 8. 人工智能为循环利用带来创新,促进企业实现碳中和。

市场规模:设备更新超5万亿,耐用消费品更新万亿前景;投资:碳排放双控每年需超2万亿;经济指标: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扩张,发电量和工业用电量增长。

1. 设备更新市场规模预计超5万亿元。 2. 耐用消费品更新释放万亿市场潜力。 3. 碳排放双控每年新增投资需超2万亿元。 4. 2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预期指数均扩张。 5. 全国统调发电量和工业用电量分别增长10.5%和9.4%。

坚持“3060”目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扩大碳交易范围,推动绿色金融和生态环境国际合作,培育减污降碳产业。

1. 坚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坚定落实“3060”目标。 2. 逐步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探索碳排放配额有偿分配等政策。 3. 推动绿色金融创新示范,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 4. 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开展与重点国家、国际组织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对话合作。 5. 培育壮大减污降碳新兴产业,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 6. 呼吁各方坚持多边主义,增强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

南沙获支持开展前沿科技创新,重点放宽市场准入,包括无人体系和海洋科技,打造绿色示范区,建设3个新平台落地实施。

1. 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广州南沙开展前沿颠覆性科技创新,并积极延展市场应用场景。 2. 南沙意见部署了15条具体改革举措,其中11条为放宽市场准入政策措施,包括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准入标准实施和应用,推进海洋科技创新要素加快应用等。 3. 在海洋科技创新方面,《南沙意见》提出打造全国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和商业开发总部基地等,有助于推动延伸海洋创新链条。 4. 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南沙意见》提出创建广州南沙粤港融合绿色低碳示范区,建立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欧盟碳排放相关标准互认机制。 5. 为加快推动《南沙意见》落地落实,广州将着力打造3个新平台,包括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大湾区)、区域无人体系管控调度系统和无人体系产业孵化基地。

赤字4万亿元,专项债3.9万亿元,中央转移支付10.2万亿元,终消贡献率82.5%,优先保障科技创新,加强民生兜底,筹划财税改革。

1. 赤字率按3%安排,赤字规模达4.06万亿元。 2.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新增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 3.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10.2万亿元,同口径增长4.1%。 4.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 5. 2023年,中国最终消费贡献率达82.5%。 6. 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7. 积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