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RC外部版V3.1
大数据优选每日重点财经资讯
共 439 篇文章

标签:非金属材料 第3页

房地产大宗交易活跃,涉房企业加快处置资产,以缓解债务和转型为轻资产运营。

1. 房地产大宗交易持续活跃,涉房企业加速资产处置。 2. 收购方大多为业务需要,购置办公楼资产。 3. 出售方通过处置资产缓解债务压力,谋求轻资产转型。 4. 部分房企探索“大步流星”式业务转型,如华远地产、美的置业。 5. 转型路径包括:剥离重资产开发业务,专注轻资产运营和服务。

我国银发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人才紧缺(养老护理等),校企政合作培养人才,搭建职业技能大赛平台挖掘人才。

1. 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预计2035年将达30万亿元。 2. 银发经济人才紧缺,特别是养老护理、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等领域。 3. 校企政联手加大培养力度,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 4. 北京仅有1.8万名持证养老护理员,广西实际仅有1.2万名专业养老服务人员。 5. 适老化专业人才、智慧养老领域人才也面临缺口。 6. 专家建议校企政三方联通,建立高效人才输送体系。 7. 学校与企业合作,调整培养方案,让学生人才培养对接市场需求。 8. 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等赛事挖掘人才。 9. 智慧养老领域人才需求快速增长,带来新职业机遇。

零售旺盛,长三角外贸强劲,南京投资千亿,能源转型显著,核电技术领先。

1. 我国零售业景气指数连续18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上半年保持稳健增长。 2. 长三角地区前5个月外贸总值达6.4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36.6%。 3. 南京签约重大项目40余个,总投资额近千亿元,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4. 我国能源生产总量累计增长35%,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大幅增长。 5. 煤炭消费比重下降12.1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7.7个百分点。 6. 我国形成“华龙一号”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风电、光伏、储能等前沿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快。

住建部与央行联手推进“收储”,释放3000亿资金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专家预计各地“收储”进程将加快。

1. 住建部强调市县自主决策、自愿参与“收储”工作,依据当地房地产市场和保障性住房需求确定房源。 2. 央行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鼓励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 3. 专家认为,两大主管部门部署推动“收储”有利于化解房地产风险,预计各地将加快“收储”进程。 4. 随着“收储”范围扩展至市县,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在三、四线城市和县域更为划算。

绿色建筑凸显节能、可再生能源和健康舒适,建议数字化建筑用能、收取热水费用、推广热泵、建立碳市场,同时绿色环境可降低神经系统疾病风险,立体园林建筑等提升舒适性。

1. 绿色建筑趋势:更节能、更多可再生能源应用、更加健康舒适。 2. 节能建议:建筑用能计量数字化,以热水使用量收取费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3. 热泵在中国具有制造业输出和国内应用的优势,欧盟对其加征关税将导致全球温度上升。 4. 建立碳市场推动市场选择节能低碳建材。 5. 绿色环境对预防神经系统疾病有保护作用,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 6. 提升绿色建筑舒适健康的建议:建设立体园林建筑、促进绿色环境成长、享受园艺、阳台种菜。

截至目前,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增至12.4万家,其中1.2万家为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财政资金优先支持“小巨人”企业创新发展,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1. 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4万家。 2.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五批,共包含1.2万家企业。 3. 财政资金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投产、上市等环节提供资金支持。 4. 财政资金95%以上由省级财政部门直接拨付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求企业自主安排使用。 5. 财政资金支持鼓励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向“三新一强”领域精进,促使更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中国引领全球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绿色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领先,低碳产业推动疫后复苏,政府坚守减碳目标。

1.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 2. 绿色创新是现阶段中国经济投资创新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新动能之一。 3. 低碳绿色产业已成为疫后经济复苏和增长重要的驱动力。 4. 新能源领域一定程度的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固有特征,有利于竞争、优胜劣汰和技术进步。 5.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超大规模、充满活力的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的优势。 6. 政府应坚持“双碳”目标不动摇、推广碳账户和碳核算,形成全面严格的减碳责任机制。

上海加强碳管理,提升碳汇能力,推动绿色转型,重点关注绿色设计、碳数据研究和农业减碳。

1. 上海能源消费中清洁能源比例偏低,存在高碳排放问题。 2. 上海强化空间分区管制,提升碳汇能力,扩大生态补偿范围。 3. 上海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重视绿色设计和碳数据研究。 4. 农业减碳可以通过土壤再造、空气净化等方式塑造永续生态。 5. 农业发展应多元化,注重农业知识经济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