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RC外部版V3.1
大数据优选每日重点财经资讯
共 193 篇文章

标签:采掘 第4页

无人化生产大幅提升生产指标,设备预知维修显著减少故障率,数字化助力效率效益全方位提升,选矿铁精矿劳动生产率同比提高20.94%。

1. 实现了原矿到铁精矿全流程无人化生产,大幅提高生产指标。 2. 设备实现预知维修和稳定受控,显著减少故障率。 3. 依靠数字化系统和先进技术,实现了远程控制和一键启动。 4. 信息化建设推动了效率效益全方位提升,包括生产指标、设备效率、综合能耗和劳动效率等方面。 5. 选矿(红矿)铁精矿实物劳动生产率同比提高20.94%。

5月末金融数据:贷款余额增9.3%,社会融资存量增8.4%,M2增7%回落0.2%,信贷扩张转向“高质量”。

1. 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9.3%。 2. 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8.4%。 3.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增长7%,增速较上月末回落0.2个百分点。 4. 5月人民币贷款增量9500亿元,同比回落。 5. 5月新增社会融资2.07万亿元,同比多增5132亿元。 6. 5月M2增速回落,部分活期存款分流至理财产品。 7. 近期科技创新贷款已投放,支持新动能领域。 8. 规范“手工补息”虽短期扰动金融数据,但长期利于增强金融稳健性。 9. 信贷扩张模式将转向“高质量”,信贷质效与经济转型升级相适配。

国家推动低碳生活,促进产业绿色发展,废旧回收量大幅增长,回收站点和绿色分拣中心建设提速,二手车和3C回收市场扩大,促进资源再生利用和环境保护。

1. 国家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 “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下,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3. 废旧家电家具回收量到2025年将增长15%以上。 4. 国家将新增2000个标准化规范化回收站点,建设200个绿色分拣中心。 5. 线上二手车交易平台打破区域局限,加速新能源汽车发展。 6. 3C数码类产品回收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智能手机约占70%。 7. 促进废旧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打通循环再利用渠道。 8. 天猫推出“以旧换新绿色行动”,实现资源利用全程溯源可控。 9. 加强回收站点建设,培育再生资源行业龙头企业,打造深加工基地,确保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安全。

甘肃省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新能源发展领先全国。

1. 甘肃省每年实施300个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项目,提升产业层级和发展能级。 2. 甘肃省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5年保持在6%以上。 3. 甘肃省新能源装机总量超过560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比重超过60%,居全国第2位。

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计划降低能耗2%以上,提高自发电率3个百分点以上;截至2024年4月,已改造超低排放产能约4.495亿吨,但仍有15%产能能效未达标,且推动短流程炼钢转型占比目标为5%以上。

1. 到2025年底:高炉单位产品能耗降低1%以上,转炉单位产品能耗降低1%以上,电弧炉冶炼单位产品能耗降低2%以上,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余热余压余能自发电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2. 截至2024年4月23日,136家钢铁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其中95家企业完成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涉及产能约4.495亿吨。 3. 钢铁行业仍有约15%的产能能效达不到基准水平。 4. 推动长流程炼钢向短流程炼钢转变,例如山西省和河北省目标2025年达到5%以上的短流程炼钢占比。

甘肃经济稳步发展,增速居全国前列,工业企业增长显著,招商引资突破万亿元,新增百亿县域达到36个,经济总量较2012年增长约2.2倍,将重点聚焦于“抓机遇、强筋骨、作贡献”。

1. 甘肃经济增速连续7季度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2. 甘肃“十四五”以来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59家 3. 2023年全省招商引资签约金额突破万亿元 4. 甘肃新增16个百亿县域,累计达到36个 5. 2023年甘肃经济总量达到1.18万亿,是2012年的2.2倍 6. 甘肃将重点在“九个字”上下功夫:抓机遇、强筋骨、作贡献

通过5G技术,大海则煤矿实现智能化增产,年产能可达1200万吨,效率提升显著。

1. 大海则煤矿采用5G智能技术,单班智能化率最高96%,综采工作面生产单班由13人减少为5人。 2. 智能化改造后,大海则煤矿工作面年产能望达1200万吨,未改造工作的年产能约为700万吨。 3. 中煤集团陕西公司搭建起煤化工全产业链一体化管控系统,涵盖生产调度、优化指挥、应急管理等功能。 4. 中煤集团陕西公司煤化工一期项目厂区,自控投用率、数采率均达到95%以上,可实现 24 小时在线检测和全面感知预警。

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有758处煤矿和892处非煤矿山实现智能化应用,目标是到2026年将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提高到60%。

1. 国家提出到2026年,全国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不低于60%,智能化工作面常态化运行率不低于80%。 2. 截至去年年底,全国拥有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矿达758处,实现智能化场景应用的非煤矿山达892处。 3. 《指导意见》提出,要保障智能化常态化运行,鼓励企业组建高水平智能化运维团队。

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目标是“真、准、全、快、新”,现有监测点位3.3万个,将“两步走”建设完善,布局合理、精准科学、发现问题洞察规律。

1. 国家直接监测的各类环境监测点位:3.3万个 2. 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目标: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 3. 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 “两步走”: - 第一步(未来五年):重大进展,实施“四大工程” - 第二步(2035年前):基本建成,达世界先进水平 4. 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特点: - 一是布局合理、要素全面 - 二是精准科学、运行高效 - 三是制度健全、监管有序 - 四是发现问题、洞察规律 - 五是创新科技、培养人才 5. 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抓手: - 制定《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要点(省域)》 - 鼓励先进地区先行先试,引导落后地区补齐短板 - 结合美丽中国建设重点任务,制定科学监测评价方法

长三角一体化强调高质量,体现在更“新”、“更深”、“更广”的协作,视野广博,战略思维全球化。

1.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聚焦高质量,关键词为“一体化”和“高质量”。 2. 高质量体现在更“新”方面,三省一市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协同。 3. 高质量体现在更“深”方面,沪苏浙皖不断推动协作程度和开放格局向“深”迈进。 4. 高质量体现在更“广”方面,携手领域更加广阔,一体化视野更加广博。 5. 长三角一体化正愈发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