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RC外部版V3.1
大数据优选每日重点财经资讯
共 780 篇文章

标签:通信设备 第70页

广州计划建立 24 个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典型场景,到 2025 年底,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将得到显着改善。

1. 广州将打造共24项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城建)典型应用场景。 2. 场景涵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城市智能感知和智能化应用体系完善等领域。 3. 到2024年底,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在城市更新领域初步成效,形成城市更新全生命周期支撑能力;到2025年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应用场景成效显著。

融合创新链等四链,提升创新效能,重点布局高能级实验室、创新基地、成果转化和企业培育。

-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 基础创新方面:积极布局高能级实验室,临港科学中心即将建成投用,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台样机下线。 - 应用创新方面:已正式揭牌鄂维南上海国际算法创新基地、上海技术交易所国际交易中心,与创新企业深度合作,初步实现科技企业引进、培育、孵化数量近百家。 - 成果转化方面:突破ICT6040安检CT、激光喷丸成形等关键技术,开发LNG围网系统自动划线机器人。 - 科技型企业培育方面:构建了“科创驿站、孵化器、加速器、特色园区”梯度孵化培育体系,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921家,高企数量近1500家。 - 将推动高能级重大科技项目落地,包括奕斯伟RISC-V数字基础设施创新中心等新科创资源。 - 将搭建全方位的转化和孵化平台,包括同济卓越工程师学院、西电临港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技术研发转化平台,璞跃孵化器、司南孵化器等孵化平台。

数字经济时代,区块链助推数据要素发挥生产力,构建开放的国家区块链网络促进全球数字经济发展。

1. 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区块链、数据要素构成新质生产力模式。 2.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核心生产力,但存在数据孤岛问题。 3. 区块链结合隐私计算技术,可破解数据孤岛难题,释放数据价值。 4. 建设国家区块链网络,链接数据孤岛,加速数据共享释放生产力。 5. 国家区块链网络面向全球开放,融入全球数字经济体系。

国企引领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占比全国近三分之一,取得大飞机、邮轮等重大成果。

1. 国产大飞机、国产大型邮轮、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技术等成果出自中央企业。 2. 中央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投入,去年全国研发投入中,中央企业的投入接近全国的1/3。 3. 中央企业在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方面,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人才资源和科研设施等优势。

中央企业科研投入加大,重点布局基础研究和战略性产业,转型营造新质生产力生态。

1. 中央企业去年基础研究投入达600亿元人民币,占研发投入比重接近6%。 2. 中央企业将加大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投入,并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与国内科研机构等合作。 3. 中央企业将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目标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比达35%。 4. 中央企业转变理念,摒弃短期投资、追求脱实向虚等落后理念,营造新质生产力生态。 5. 中央企业现有120万科技人才,鼓励科技工作者勇于创新攻坚。

我国每年废旧手机超4亿部,回收渠道多元,但责任不明确,回收率低,主要用于翻新销售,隐私泄露是回收利用阻碍,须加大政策扶持。

1. 我国平均每年产生废旧手机4亿部以上,存量逾20亿部。 2. 目前我国手机回收利用主要有生产商回收、销售平台回收、企业回收等渠道。 3. 我国目前对废旧手机尚未明确责任或制定回收率目标,难以对生产商形成有效约束。 4. 2023年全国回收手机约2.8亿部,其中2.5亿部以上用于直接/翻新销售,占比近90%。 5. 隐私泄露和信息安全是制约废旧手机回收利用的痛点。 6. 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发回收企业主观能动性,推动手机厂商设定回收率目标,提高二手市场回收效率。

2023年,地方财政收入全部正增长,5.5G和6G研发取得进展,长三角一体化推进,全国449个重点项目开工,珍稀物种数量增长,一批示范性基层就业网点将建成,沪苏湖铁路年底开通,海南自贸港享惠货值超200亿元。

1. 2023年,31个省份地方财政收入全部正增长 2. 5.5G今年内有望实现全球规模商用 3. 6G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商用 4. 今年,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提出68项年度重点工作 5. 天津滨海新区449个重点项目开复工,总投资5871亿元 6. 我国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实现稳中有升,大熊猫野生种群从上世纪80年代的约1100只增长到现在的近1900只 7. 我国将打造一批示范性基层就业服务网点 8. 沪苏湖铁路全线开始铺轨,预计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9.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政策下享惠货值超200亿元

中国制造业在消费品和高科技产业领先,基础材料有进展但有差距,融资难阻碍先进制造业发展,出海是企业发展趋势。

1. 中国制造业在大部分消费品产业建立了全球领先能力。 2. 中国在高铁、航天、核电、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和生成式 AI 等高科技制造产业取得突破。 3. 中国在基础材料领域取得进展,但仍有差距。 4. 先进制造业融资难,集成电路芯片项目投资大,风险高。 5. 企业建议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拓宽融资路径、增强融资政策延续性。 6. 出海是中国企业发展的趋势,企业需要建立本土化经营能力。

中央企业加速进军人工智能,增强核心能力,推动场景创新,完善产业基础,投资可能持续增长,需统筹避免重复。

1. 中央企业投资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2. 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力,推动业务场景创新,如国家能源集团智能无人评审系统、国家电网水陆两栖机器人。 3. 中央企业入局人工智能产业,完善产业基础底座,促进形成产业示范项目。 4. 中央企业投资人工智能领域,未来可能会不断增加,包括并购和重组。 5. 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应统筹谋划,避免分散重复投资,形成产业合力。

中国商业航天2023年发射12次成功入轨12次,共研制发射221个航天器(商业卫星120个),社会资本投资约60亿,未来5年发射能力预计达每年100次,行业快速发展但仍需加速。

**核心数据和观点:** 1. 2023年,中国民营火箭共实施发射13次,成功入轨12次。 2. 2023年,中国共研制发射221个航天器,其中商业卫星120个。 3. 2023年,社会资本面向航天投资约60亿元。 4. 未来5年内中国商业航天发射能力可达每年100次。 5. 中国商业航天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仍需加快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