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RC外部版V3.1
大数据优选每日重点财经资讯
共 584 篇文章

标签:航运港口 第18页

中国大型邮轮自主建造取得突破,邮轮旅游回升,海关优化补给,国家将推动产业发展。

1. 我国已形成大型邮轮自主建造能力,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已成功运营。 2. 邮轮旅游市场正继续逐步回升,今年仅一季度中外旅客运输量就已超19万人次。 3. 为解决国际邮轮靠港补给难题,海关建立“邮轮直供物资”供船方式,提供通关便利化措施。 4.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与有关部门协同发力,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制度环境,推动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今年1-3月造船市场占全球超50%,其中18艘超大型LNG运输船订单创下全球最大单笔造船订单记录。

1. 今年1-3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3.8%、69.6%和56.7%。 2. 18艘全球最大27.1万立方米超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的建造订单创下全球最大单笔造船订单记录。 3. 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加大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化联接的力度。

新邮轮补给规定生效,邮轮市场复苏强劲,预计未来两年全面回升,政府将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1. 新增《国际邮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靠港补给的规定》,将于6月1日起生效,明确补给流程和规范。 2. 目前邮轮市场正逐步恢复,去年中外旅客运输量超10.7万人次,今年一季度超19万人次,预计今明两年将全面复苏。 3. 邮轮旅游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空间广阔,政府将从供需两方面促进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府提出约30项举措支持贸易高质量发展,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完善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服务,拓展承保范围,支持内外贸一体化。

1. 支持贸易高质量发展和贸易强国建设,提出约30项举措。 2. 积极落实短期险相关工作安排,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3. 加大外贸供应链国际合作承保力度,完善跨境电商、海外仓专属产品服务。 4. 完善国际运输、广告、文化、维护维修等领域承保服务。 5. 拓展产业链承保范围,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6. 发挥中长期险和海投险作用,保障标志性工程。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路线方案完成,"6轴、7廊、8通道"总里程超26万公里,服务全国90%的经济和人口总量。

1.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路线方案编制完成,路线走向和枢纽节点明确,主骨架空间布局基本完成。 2. 主骨架由“6轴、7廊、8通道”组成,总里程超26万公里,建成率约90%,已连通全国超80%的县(市、区),服务全国90%左右的经济、人口总量。 3. “6轴、7廊、8通道”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最为关键的主干线、主通道,是国土空间开发的主轴线、国民经济循环的主动脉。

防波堤和码头基床安装已启动,已部署设备和人员,项目将新建5个集装箱泊位,预计吞吐能力增加550万标准箱。

1. 防波堤工程已完成沉箱和方块安装,护岸工程计划开始安装扭王字块。 2. 码头基床沉箱安装计划于次日开始。 3. 现场共有陆上机械设备65台套,水上施工船舶31艘,施工人员600余人。 4. 项目投资约103亿元,计划新建5个集装箱泊位,预计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550万标准箱。 5. 一阶段工程建成后将新增300万标准箱吞吐能力。

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命名交付,国务院《国际邮轮靠港补给规定》通过,助力邮轮经济发展。

1. 2023年11月4日,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 2. 《国际邮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靠港补给的规定》已于3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共16条。 3. 《规定》明确了国际邮轮靠港补给的基本制度,包括各类物资供船渠道和制度规范、通关便利化措施等。 4. 《规定》有助于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完善邮轮经济发展配套制度政策和服务体系,促进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共享互认40类电子证照,技术交易金额达941.56亿元。

1. 一体化创新动能增强,浙江与沪苏皖联合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96项,牵头组建长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联盟,2023年技术交易16928项、金额941.56亿元。 2. 一体化长板优势凸显,浙江牵头建设数字长三角,编制发展报告,共建算力网络枢纽节点,杭州数据交易所挂牌成立;携手打造开放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基本建成,推进大宗商品储运基地。 3. 一体化互联互通步伐加快,杭州与上海等城市高频次实现“1小时交通圈”,参与共建世界级港口群和机场群,浙江与上海、江苏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 4. 一体化惠民成果成效明显,长三角“一网通办”实现40类电子证照共享互认,医保关系跨省通办,居民服务事项“一卡通”。 5. 一体化空间格局加速形成,浙江积极融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深化毗邻区共建合作,打造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等。

同江北站进出口量暴涨141.2%至206.7万吨,得益于运距缩短、过货量加快、引入新货种等措施。

1. 同江北站今年进出口货物量达206.7万吨,同比增长141.2%。 2. 同江北站至欧洲腹地运距缩短809公里,运输时间节省10小时。 3. 同江北站今年过货量达到200万吨仅用139天。 4. 同江北站更换更大“抓斗”,换装一车缩短至25分钟左右。 5. 同江铁路口岸进口业务已扩展至铝锭、汽车等十几种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