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届中国进出口博览会盛大举行,共计2.9万家参展企业展示超100万件产品,吸引超22万境外采购商前来,逾半参展企业运用数字化技术提升生产运营。
1. 展览面积:155万平方米 2. 参展企业:2.9万家 3. 境外采购商人数:超22万人 4. 产品数量:超100万件,其中新品超100万件,绿色产品超45万件,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超25万件。 5. 高技术含量企业数量:比上届同期增长24.4% 6. 50%以上的参展企业应用数字化技术改造生产运营。
1. 展览面积:155万平方米 2. 参展企业:2.9万家 3. 境外采购商人数:超22万人 4. 产品数量:超100万件,其中新品超100万件,绿色产品超45万件,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超25万件。 5. 高技术含量企业数量:比上届同期增长24.4% 6. 50%以上的参展企业应用数字化技术改造生产运营。
1. 一季度GDP增长5.3%,增速稳中有升。 2.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取得进展,表现为“五个统一”和“三个规范”。 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呈现供需两旺的局面。
1. 氢能产业已基本构建较为完善的全产业链。 2. 工信部将发力科技创新、迭代应用、政策支持,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3. 中国在氢能储运装备技术方面取得进展,但仍面临挑战。 4. 北京聚焦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环节,持续发力发展氢能产业。 5. 北京将发挥科创中心作用,统筹推进氢能产业发展,构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氢能发展先行区。
1. 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11.5万辆、209万辆,同比增长28.2%、31.8%。 2. 今年已发布或上市销售的新能源车型超过30款。 3. 将促进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加快落后企业退出,推动企业优化重组。 4. 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欢迎全球汽车企业融入中国市场和产业链。 5. 将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充电保障能力。
1. 项目规模:100万千瓦风光同场基地,包含30万千瓦风电和70万千瓦光伏。 2. 项目特点:国内在建海拔最高、容量最大的风光储互补项目,戈壁荒原上从零建设。 3. 光伏工程规模:19016.20亩土地上,搭建143万片光伏板,预计年底投产。 4. 项目潜力:运行期25年内总上网电量约5467817万千瓦时,年均上网发电量约218713万千瓦时。
1. 建筑钢材需求下降,制造业、新能源产业钢材需求增长。 2. 一季度全国粗钢产量2.57亿吨,同比下降1.9%;制造业用钢占比从2020年的42%提高到2023年的48%。 3. 兴澄特钢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较高的企业盈利能力较强。
1. 2023年,境内5327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72.69万亿元,净利润5.71万亿元。 2. 全市场共有4183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盈利公司占比73.3%。 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锂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业绩增长明显。 4. 海外业务收入8.5万亿元,同比增4.36%。 5. 截至目前,已有3859家上市公司公布或实施现金分红方案,合计现金分红金额2.24万亿元。
1. 船型:12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运输加注船 2. 性能:江海直达、冰区航行 3. 货舱容量:12000立方米,可满足48万户居民一个月用气需求 4. LNG加注能力:最高达2000立方米/小时 5. 航行区域:无限航区和B级冰区 6. 研发设计单位: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1. 新能源产业产能是否过剩取决于需求,不能仅看生产能力。 2.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基本平衡,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3.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源自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而非补贴。
1.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 2. 2011年启动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2017年启动全国碳市场建设。 3.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提供法律依据。 4. 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规范,有利于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5. 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二氧化碳排放量覆盖率超40%。 6. 碳排放权交易民事行为属性,包括购买、出售、封存、抵押等行使方式。 7. 《条例》促进碳排放权交易有序活跃,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发展。 8. 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是完善碳市场机制的关键途径。 9. 条例施行将促进相关行业减污降碳投入,加速低碳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