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RC外部版V3.1
大数据优选每日重点财经资讯
共 1610 篇文章

标签:能源金属 第43页

4月工业增加值激增6.7%,宏观政策、设备投资、新产业推动工业经济回暖,出口拉动下新动能表现亮眼。

1.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0.97%,创近年来月度环比增速新高。 2.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设备投资增长较快,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支撑工业经济回升。 3. 出口拉动带动工业经济回暖,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等新动能表现亮眼。 4. 智能制造发展势头强劲,助力企业转型,激发工业经济新动能。 5. 未来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生产预期改善,出口增长,有望继续推动工业经济稳定向上。

南方先进光源,世界领先的第四代光源,与散裂中子源协同,助力湾区产业升级。

1. 南方先进光源为第四代衍射极限同步辐射光源,束流发射度和亮度达国际领先水平。 2. 南方先进光源毗邻中国散裂中子源,两者可发挥协同效应,增强研究能力。 3. 南方先进光源将服务大湾区的产业发展,注重与先进产业结合,推动产业创新升级。

截止目前,全国新型储能装机量已超3530万千瓦。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近2260万千瓦,是“十三五”末的近10倍,但成本高、收益单一仍制约其产业化发展。

1. 全国已建成的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530万千瓦/7768万千瓦时,较2023年一季度末增长超过210%。 2. 2023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是“十三五”末装机规模的近10倍。 3. 目前我国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占比超过95%,但各类新技术路线的工程化应用正在加快。 4. 新型储能正向大容量、高密度、超安全、长循环、智能化方向升级。 5. 新型储能产业部分核心部件和关键材料技术仍需攻克,产业链基础和完备性还有待提升。 6. 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由13家新型储能材料、芯片、电池等上下游企业共同组建,打通“实验室―制造―市场”的创新链和产业链。 7. 江苏今年迎峰度夏前将新增约400万千瓦新型储能并入国家电网;广东计划到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 8. 新型储能成本较高、收益模式单一,是制约其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9. 新型储能参与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等市场规则还在逐步完善中,存在市场收益偏低等情况。

2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建成后,将与核电互补,年节约标准煤6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7万吨,促进全国光伏装机容量已达6.59亿千瓦,一季度新增4574万千瓦,增幅36%。

1. 全国最大海上光伏项目开工建设,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 2. 该项目采用“光伏+核电”多能互补,年节约标准煤约68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7万吨。 3. 截至2024年3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59亿千瓦。 4. 2024年一季度,全国光伏新增并网4574万千瓦,增长36%。 5. 全国光伏发电量1618亿千瓦时,增长42%。

1-4月五省用电增11.4%,工业为主,"三新"行业用电大幅增长。

1. 1-4月,广东等五省区用电量同比增长11.4%。 2. 一、二、三产业和城乡用电量分别增长9.6%、10.3%、15%和11.6%。 3. 工业用电占比60.2%,"三新"行业用电增长超四成。 4. 高技术制造业用电增长14.4%,广东一季度每度电产值17.35元。 5. 现代服务业、旅游餐饮业用电分别增长31.4%和27.3%。 6. 出口外向型行业用电增长15.2%,厦门盐田码头用电增长14.6%。

宁德基地每小时产车60台,2023年产量超34万台,远销60国,目标成东南亚整车制造标杆。

1. 上汽宁德基地一小时生产60台车,每分钟有一辆整车下线。 2. 2023年上汽宁德基地产量达345095台,远销60多个国家。 3. 上汽宁德基地目标成为东南沿海辐射东南亚的整车制造标杆。 4.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7年排名全球第一,储能电池市占率连续3年排名全球第一。 5. 宁德市锂电新能源产业80%的原材料可就近采购。 6. 宁德市四大主导产业产值5806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105%。 7. 宁德市荣膺“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称号,上榜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79位。

全国网上零售额4.41万亿,同比增长11.5%,占比消费品零售23.9%,跨境电商出口占比提升,数码、绿色、健康等商品增速较快,网络服务消费额增长25.1%,中国与31国建立双边电商合作机制。

1. 1-4月全国网上零售额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1.5% 2. 网上零售占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3.9% 3. 跨境电商出口占货物贸易出口比重稳定提升 4. 数码、绿色、健康类商品增速较快,网络服务消费额增长25.1% 5. 中国已与31个国家建立双边电商合作机制

中俄建交75年,政治互信深化,2023年双边贸易额超2400亿美元,合作重点向低碳和新能源领域拓展。

1. 中俄建交75年来,政治互信深化,经贸合作结出硕果。 2. 2023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2400多亿美元,中国连续14年稳居俄方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3. 中俄关系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平等互信、相互尊重,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 4. 中俄合作在低碳技术和新能源领域具有很大发展前景。 5. 中俄应利用上合组织平台加强合作,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6. 中俄应充分把握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机遇期,打造开放包容的经济发展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