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RC外部版V3.1
大数据优选每日重点财经资讯
共 1610 篇文章

标签:能源金属 第160页

预计未来五年大数据中心投资年增长超20%,全国算力网建设将带动超3万亿投资。

1、预计“十四五”期间,大数据中心投资将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累计带动各方面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 2、到2025年底,综合算力基础设施体系初步成型。 3、国家枢纽节点地区各类新增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60%以上。 4、1ms时延城市算力网、5ms时延区域算力网、20ms时延跨国家枢纽节点算力网在示范区域内初步实现。 5、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 6、算力调度交易也是数据要素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将助推数据交易生态完善,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 7、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建设,云计算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加速云计算服务的普及和应用。 8、人工智能算法的训练和优化也会获得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首艘国产邮轮下水,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投运,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商业航班。

1、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12月24日在上海进行首次试运营,船长323.6米,高72.2米,是全球首创5G邮轮,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五个有能力建造大型邮轮的国家。 2、涪陵页岩气田焦页6-2HF井12月11日累计产量突破4亿立方米,创全国页岩气单井累产最高纪录,是中国首个实现商业开发的大型页岩气田。 3、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2月6日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中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4、深中通道主线全长24公里,双向八车道,历时7年建设,创下世界首例特长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等多项“世界之最”。 5、全球首个百万千瓦级水光互补电站——雅砻江柯拉一期光伏电站6月25日并网发电,年平均发电量20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万吨。 6、国内最长深水油气管道——“深海一号”二期工程20英寸海底长输管道6月22日铺设完工,标志着中国深水长输海底管道建设能力和深水装备技术实现重要突破。 7、亚洲最大火电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国家能源集团江苏泰州电厂项目6月2日投产,是目前亚洲火电行业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CCUS项目,每年可捕集50万吨二氧化碳。 8、国产大飞机C919于5月28日执行了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标志着其正式进入民航市场,开启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新征程。

可再生能源首次超煤电,储能爆发式增长,绿色产业蓬勃发展。

1. 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首次超过煤电,风电、光伏成为新增发电装机和新增发电量的双重主体; 2. 储能呈爆发式增长态势,氢能成为促进新能源电力消纳、推动工业等领域深度脱碳和长周期储能的重要选择; 3. 绿色低碳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4. 我国“双碳”目标推进仍面临新能源消纳难、碳足迹等基础性制度不健全、外部围堵打压加剧、国际碳规则约束等挑战; 5. 展望未来,需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坚决守住能源安全底线,坚决推动能源清洁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榆林市推进智能化煤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为加快能化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能。

1. 陕西省作为煤炭资源大省,拥有360多处煤矿,产能达8亿多吨。 2. 榆林市大力推进智能化煤矿建设,建成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煤矿。 3. 海则煤矿智能化建设与矿井基建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着力推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煤炭生产深度融合。 4. 海则煤矿智能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井上井下关键工序可视化、操作行为可视化,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及生产事故的发生。 5. 海则煤矿还实现了采掘、运输、提升、洗选等全流程智能化,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 6. 榆林市充分发挥多能富集和产业基础优势,围绕绿色低碳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强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加快能化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能。 7. 海则煤矿将进一步结合目前智能化建设应用情况,在科技创新、机器人应用、智能远控等方面加大人力、物力保障,着力实现智能化减人、提效、保安全的工作目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探索新型政企关系,新型能源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打造现代新国企。

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强调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 2. 欧盟碳边界调节机制的影响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关于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翻两倍的要求,推动着新型能源的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3. 政企关系影响着国企的发展方式和布局结构,探索和构建新型政企关系是实现国企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要求。 4. 中国企业应结合中国制度环境和企业发展历史,积极探寻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有效路径,包括强调数字驱动的智能化生产运营,与企业战略相契合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等方面。 5. 国企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协同联动、相互促进,是衍生出“新质生产力”的源泉。 6. 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正围绕价值创造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服务国家战略增强核心功能两大重点,打造更有活力、更高效率的现代新国企。 7. 提升新质生产力,要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六方面的基本特性,包括先进性、协同性、完整性、包容性、开放性和安全性。

全球首座65万千瓦单体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投产,搭载自主智能光伏控制器的故障率低于0.3%,该控制器单台容量是以前的4倍多,为提升光伏发电智能化、可靠化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1. 全球单体规模最大65万千瓦漂浮式光伏电站投产,所采用的最新智能光伏控制器单台容量是以前的4倍多,大幅减少了投入数量。 2. 华为300千瓦智能光伏控制器搭载多种智能创新技术,保障系统安全,提升运维效率与可靠性,故障率小于0.3%。 3. 我国光伏产业链发展迅猛,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发电设备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运行效率也不断提高。 4.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委联合发布《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光伏行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

安徽阜阳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6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7亿千瓦时,采用可靠锚固系统、12度固定倾角和智能化无人机巡检系统,提升发电效率和安全性。

1. 安徽阜阳南部风光电基地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65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约7亿千瓦时。 2. 电站由122个超大型光伏矩阵构成,采用可靠锚固系统,将浮体与地基相连接,保障电站安全运行。 3. 电站采用12度的固定倾角,既可避免大风天气对光伏组件的影响,也保证了电站的安全持续发电。 4. 电站利用两套高像素智能化无人机巡检系统,可快速完成全部水域巡检,并通过人工智能分析,自动生成故障诊断报告,提高巡检效率。 5. 电站还搭建了全景化智能运检系统,实现全站设备的实时监测,提升巡检效率和安全水平。

2023年1至11月,中央企业实现利润2.4万亿元,投资4.1万亿元,研发9000多亿元,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国企改革深化,着力提高质量效益。

1. 2023年1至11月,中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万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万亿元,研发经费投入9000多亿元。 2. 现代化产业布局全面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力度空前。 3. 科技创新力度明显加大,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得到强化,创新体系建设持续加强,高质量创新成果加快推出。 4.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启动实施,累计提出落实举措1.8万余项,超前实施改革措施近2000项。 5. 着力提高质量效益,扎实推动高质量的稳增长,切实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持续加强精益化运营管理,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新疆昌吉州木垒县风光电基地项目投产,年发电26亿千瓦时,年节约标煤8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38万吨。

1.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的戈壁上,集中连片的太阳能光伏板似一望无际的蓝色海洋,汇聚到附近的光伏电站汇集站。 2. 华电昌吉木垒105万千瓦风光基地项目,成为中国第二批沙漠、戈壁、荒漠大基地项目,也是新疆首个全容量并网、同期投产整装容量最大的基地项目。 3. 项目投产后,每年可新增绿电26亿千瓦时以上,年节约标煤超过8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8万吨。 4. 昌吉州风、光资源丰富,消纳能力强,具有发展新能源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5. 昌吉州已建成风电、光伏装机规模810.8万千瓦,在建风电、光伏装机规模2693万千瓦。 6. 新能源产业强势增长,吸引了光伏和储能等配套产业落地昌吉。 7. 昌吉州木垒县已建成并网风光电装机规模608万千瓦,新能源年发电量突破百亿千瓦时,占全疆十分之一以上。

中建四局科创大厦项目,全国首座高度超15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应用双碳管控平台、数字建造平台等20项智慧建造技术,装配率达93.5%,将于2024年底投入使用。

1. 中建四局科创大厦项目是全国首座高度超15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将于2024年底投入使用。 2. 该项目位于广州国际金融城东区,总高176米,地上36层。 3. 项目应用中建四局自主研发的双碳管控平台,开展施工全过程碳排放数据的统计及动态监测。 4. 项目上线运用的数字建造平台,构建指挥中心、BIM协同管理等九个模块的管理架构,实现整体部署、统一标准。 5. 该项目采用智能识别、智能水电表、智能地磅等系统,以及无人机智能航拍等20项智慧建造技术。 6. 项目装配率达93.5%,达到广东省AAA级装配率标准。 7. 项目应用中建四局自主研发的云端建造工厂,将建造速度由7天一层提高到4天一层,作业人员数量减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