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RC外部版V3.1
大数据优选每日重点财经资讯
共 1610 篇文章

标签:能源金属 第158页

春运期间新能源汽车出行或超八成,充电规划及安全检查要注意。

1. 春运期间,新能源汽车出行的比例将突破八成。 2. 电动车车主跑远途,一定要做好补能规划,清楚一路上的充电站位置,以及备选多几个相近的充电站点。 3. 建议车辆电量处在30%至80%区间充电,因为这一区间充电的速度最快、效率最高,比较能节省时间。 4. 当前全国高速公路的补能网络已基本完善,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2万个,覆盖4.9万个小型客车停车位。 5. 截至2023年12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859.6万台,同比增加65%。 6. 2023年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949.5万辆,桩车增量比为1∶2.8,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7. 春节期间,新能源汽车出行提醒:检查轮胎情况、刹车情况、灯光雨刷情况、电量控制、路线规划等。

玻璃广应用于战略领域,我国显示、新能源玻璃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持续创新满足未来生活场景。

1、玻璃是一种由天然矿物加工而成的无定形材料,具有特殊的非晶态结构和稳定的化学性质。 2、玻璃广泛应用于信息显示、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领域。 3、我国显示玻璃技术整体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玻璃柔性化方面,实现了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的工业化量产与批量应用。 4、当前我国新能源玻璃的工艺、材料、应用已实现高效协同,上游玻璃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90%,中游电池组件全球占比超过80%。 5、空心玻璃微珠被称为21世纪的“空间时代材料”,具有广泛应用。 6、玻璃新材料持续深化与信息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的交叉创新,开展前沿技术探索。 7、玻璃正在以丰富的形态应用到人们各个生活场景,发挥多样化功能,曾在科幻电影里出现的未来画面已经照进现实。

2023年11月末全国新能源发电装机、投资、新增清洁能源电量大幅增长,助推中国绿色能源转型。

1. 2023年11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8.5亿千瓦,其中太阳能、风电分别增长49.9%、17.6%。 2. 截至2023年11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7713亿元,其中太阳能、风电分别增长60.5%、33.7%。 3. 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投产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约20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约6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66万吨。 4. 国家第一批大型新能源基地项目——锡盟400万千瓦新能源送出工程投运,每年新增外送清洁能源电量138.9亿千瓦时。 5. 11月17日,金沙江上游至湖北特高压工程首个线路标段基础施工完成,建成后每年可向华中地区输送清洁电能近400亿千瓦时。 6. 云南提前半个月完成全年新增集中式新能源并网1500万千瓦的目标任务。 7. 华电青岛公司燃机项目5号机组投产,每年可减少标煤耗量约150万吨,降低碳排放60%左右。 8. 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对保障辽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新能源消纳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大幅增长29%,投资总额达3660亿美元,太阳能和风能增长尤为显著,预计2030年将占全球发电量的一半以上。

1. 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大幅增长,其中太阳能和风能增长尤为显著。 2. 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达3660亿美元,同比增长10%。 3. 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总发电量的29%,较2020年提升了4个百分点。 4. 2021年,全球太阳能发电量为123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 5. 2021年,全球风能发电量为148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 6. 2021年,全球水力发电量为432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 7. 2021年,全球生物质发电量为161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 8. 2021年,全球地热发电量为88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 9.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还在不断增长,预计2022年将超过37%,到2030年将超过50%。

太平岭3、4号机组采用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国产化比例超95%,一期两台机组预计2025年投产,中广核在运在建核电总装机达4381.4万千瓦。

1.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3、4号机组采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单台机组额定电功率为1209MW,设备国产化比例达95%以上。 2. 项目一期1号机组工程总量累计完成83.24%,已于2023年12月22日启动冷态功能实验;1号机组工程总量累计完成50.27%,大件核心设备陆续到场安装。项目一期两台机组预期将于2025年陆续投产发电。 3. 截至目前,中广核共拥有在运核电机组27台,装机容量3056.8万千瓦,国内在建核电机组11台,装机容量1324.6万千瓦,国内在运在建核电总装机规模达4381.4万千瓦。

自然资源部全面落实《纲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国土空间品质,支持城市更新,全面支撑乡村振兴,推进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

1. 自然资源部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高质量、高效益、公平、可持续和安全发展提供支撑,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 自然资源部全面落实《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 3. 自然资源部深入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提升国家、区域、城市、乡村多尺度的国土空间品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4. 自然资源部近期印发《支持城市更新的规划与土地政策指引(2023版)》,规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全面支撑乡村振兴。 5. 自然资源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成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部署启动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推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和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

绿色低碳发展驱动制造业升级,前三季度“新三样”出口超8000亿元,同比增长超40%。

1. 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下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国际竞争的焦点。 2. 我国优美生态环境成为人民追求高品质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必须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3. 前三季度,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出口“新三样”逆势上扬,合计出口近8000亿元,同比增长超40%。 4. 绿色低碳发展蕴藏着重大发展机遇,推动我国制造业加速提质升级,强化在全球生产网络的中心节点地位。 5. 我国发展转型需坚持稳妥有序、循序渐进的原则,保障好国家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和群众正常生产生活。

衢州发布量产800V磷酸铁锂超快充电池,新能源产业总产值今年1月至10月同比增长96.75%,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入选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1.吉利发布量产800V磷酸铁锂超快充电池,充电15分钟续航增加500公里。 2.衢州高端化学品技术验证中心揭牌,将服务于本地企业及周边地区。 3.衢州前三季度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高位增长,GDP增长7.7%。 4.衢州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推动“五链”融合、互促、赋能。 5.衢州新能源产业总产值今年1月至10月同比增长96.75%。 6.衢州推进“万亩千亿”平台建设,实施链长制、产业集群化发展等。 7.衢州入选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实施“企呼我应”等政企沟通机制。 8.衢州科技创新与“五链”融合紧密结合,以颠覆性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

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3.5%,2024年聚焦金属矿产主业,推动数字化赋能和供应链创新,持续巩固正极材料行业地位,加大上游资源获取力度。

1. 2023年中国五矿营收9300亿元,同比增长3.5%。 2. 2023年新签工程合同额预计同比增长4.5%,冶金建设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3. 2023年全年新增发明专利同比增长21%。 4. 2024年中国五矿要聚焦金属矿产主业、在传统与新兴两端发力。 5. 2024年中国五矿要深化拓展与国际矿业公司合作,大力推动数字化赋能提升和供应链集成创新。 6. 2024年中国五矿要加大上游资源获取力度,持续巩固正极材料行业地位,推动负极材料应用延伸。 7. 2024年中国五矿要提升数控刀具、微钻等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占比,在更多细分领域打造“专精特新”集合体。 8. 2024年中国五矿要搭建“自主创新+合作开发”的复合型创新体系,形成区熔级多晶硅、硅基电子特气、硅基功能材料三大产品集群。 9. 2024年中国五矿要以水环境治理为核心,向生态环境修复及矿山复垦、固废处理、大气治理、工业节能等领域拓展。 10. 2024年中国五矿要深化与行业龙头合作,围绕主责主业,构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业务体系。

重庆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揭牌,规划建设面积13500平方米,将构建交叉创新体系和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

1. 重庆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正式揭牌。 2. 平台下辖4个中心,规划建设面积13500平方米。 3. 平台将构建交叉创新体系和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 4. 平台将与储能领域头部企业全面合作。 5. 重庆市教委近年来积极鼓励高校增设储能技术相关学科专业。 6. 当天,重庆新型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重庆大学储能技术产教联盟同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