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3千万辆,出口量跃升至全球第一位。
2. 中国新能源汽车2023年畅销海外,出口量超23.6万辆,创历史新高。
3. 枣庄围绕锂电形成了完整的全链条产业集群,锂电企业近5倍增长。
4. 福建是2023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产品最大来源地,出口额占全国28.1%。
5. 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5.1亿千瓦,中国贡献超过50%。
6. 中国光伏企业在研发、制造和产业链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在全球市场保持强势地位。
1. 上海正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目标在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优势。
2. 上海重点关注未来健康、智能、能源、空间、材料五大产业方向。
3. 上海实施“一业一方案”,集结创新力量,促进产业链融合。
4. 上海计划到2030年实现未来产业产值约5000亿元,培养领军人才。
1.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能团结人民、促进共同富裕、抵御各种挑战。
2. 我国内部经济可循环,产业体系完备,供给能力强,内需市场超大,为扩大居民消费带动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条件。
3. 我国城市化发展相对滞后,具有进一步提高要素资源集聚的潜力,都市圈和城市群的集聚发展将成为经济新动力。
4. 我国人力资本存量优势突出,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STEM专业毕业生数量庞大,可弥补人口数量减少的影响。
5. 我国科技进步前景广阔,拥有前列人才队伍、广阔市场空间、多样化应用场景、大规模研发投入和政府支持。
1. 《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包括7类一级目录、31类二级目录和246类三级目录。
2. 新版目录增强了指导性和实用性,包括调整目录名称、优化目录结构、拓展覆盖范围和明晰产业内涵。
3. 《目录》有利于强化产业绿色发展导向,为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支撑。
4. 未来,《目录》将根据生态文明建设重大任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展等情况进行调整和修订。
- 全国两会上设定的目标带动政策走向、释放明确信号、管理改善预期。
- 今年货币政策可朝着全国两会确定的CPI目标发力,预期管理有助于提振信心、推动经济需求回升。
- 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将向科技投入、提升科技水平、创新能力方面转移。
- 消费增长有迷思误解,中国消费占比下降是外向型经济和收入增长造成的,并非消费能力不足。
- 政府投资应作为重点,以刺激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 现代货币政策趋近于将货币供应量与CPI目标相匹配,预期管理有助于提振信心、推动需求回升。
- 全面取消限购、降低房贷利率、还贷权归还银行等措施可进一步激活房地产市场。
- 鼓励生育需综合考量住房、托育、教育等成本问题。
- 应对老龄化需关注社保、医保,提倡健康老龄化,减少医疗费负担。
1. 国际机构看好中国经济,2023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
2. 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拥有20多个全球百强科技集群。
3. 中国内需潜力大,文旅经济发展抢眼,旅游业、服务业消费活力持续增长。
4. 中国在绿色能源产业方面优势明显,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新能源开发等先进制造业发展前景广阔。
1. 2023年原油产量2亿吨,天然气产量2353亿立方米。
2. 石油消费量增长11.5%至7.56亿吨,成品油消费量增长9.5%至3.99亿吨。
3. 天然气消费量增长6.6%至3917亿立方米。
4. 2023年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约3900亿元,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约13亿吨,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近1万亿立方米。
5.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进入筑基期,石油企业推动油气行业绿色转型,实现油田“四变”。
1. 龙岩市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增强老区发展新动能。
2. 龙岩市布局锂电池、半导体等新材料产业,形成锂电池产业集群。
3. 龙岩市实施“链长”+“链主”招商模式拓展产业链,建立11张产业链图谱。
4. 通过“湾企穗商龙岩行”行动引进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产业项目13个。
1. 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2.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科技领军企业。
3. 统筹推进“两端发力、一个重塑”,发力传统产业、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塑产业新格局。
1. 全国已举办招聘活动2.5万场,发布岗位1600万个。
2. 各地招聘会对创新型技能人才需求较大,浙江一场招聘会提供20000多个岗位,70%为中高端人才。
3. 浙江宁波某储能科技公司提供最高年薪40万元以上岗位,招聘研发、设计等人才。
4. 浙江慈溪某家电企业对智能化、数字化人才有大量需求。
5. 安徽阜阳一场招聘会提供2.8万个岗位,新能源、智能制造类岗位需求量大。
6. 安徽阜阳某科技公司一线的生产员工、质检员、工程师需求最大,基层员工到手工资5000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