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RC外部版V3.1
大数据优选每日重点财经资讯
共 1756 篇文章

标签:电池 第71页

中国车展新能源占比超80%,零跑C16定位10-20万,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迎来机遇。

1. 2024北京车展新能源产品占比超过80%,中国汽车行业居全球前沿。 2. 零跑汽车参展发布第六款量产车型C16,展示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 3. 零跑C16采用LEAP3.0技术架构,兼具MPV空间舒适性和SUV动感外观,定位10万-20万价格区间。 4. 中国智能化、电动化汽车产业为中国汽车企业带来机遇,企业需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拥抱新趋势。 5. 零跑汽车将继续以技术为核心,不断创新,满足用户需求,引领智能电动汽车新时代。

2024北京车展凸显新能源、智能化趋势,中国在汽车创新领域领跑,理想汽车以MPV MEGA和增程SUV L系列覆盖25-55万元价位。

1. 2024北京车展重点:新能源化、智能化、回归用户价值 2. 理想汽车产品线覆盖25-55万价位,主打MPV MEGA和增程SUV L系列 3. 中国成为全球汽车产品创新和技术突破的重要推动者,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受阻,中国持续扩大开放,与特斯拉等外企合作驳斥指控,坚定欢迎外资进入。

1. 美国在推动经济脱钩和打压中国先进产业的背景下,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 2. 马斯克访问中国证明中国持续扩大开放。 3. 中国和特斯拉的合作驳斥了中国“挤压他国新能源产品生存空间”的指控。 4. 李强总理表示,外资企业是中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将始终向外资企业敞开。 5. 中国并不希望特斯拉成为“个例”,而是希望有更多海外企业走进中国市场。 6. 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为世界提供优质产能,助力全球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 7. 美方指责中国“过剩产能”是为了为其保护主义政策蓄势,损害修复中美关系的努力。

绿色矿山建设推进生态文明,90%大型和80%中型矿山将在2028年达到标准,科技创新驱动矿业转型,涉及开采、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

1. 绿色矿山建设已成为我国矿业领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2. 到2028年底,90%的大型矿山、80%的中型矿山需达到绿色矿山标准要求。 3. 科技创新对矿业转型升级发挥关键性作用。 4. 绿色矿山建设内容包括科学开采、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 5. 绿色矿山建设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完善政策法规、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措施。 6. 各地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已形成新格局,矿业发展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矿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300兆瓦+1800兆瓦时示范电站采用优化设计、自主装备,效率达72.1%,可满足20-30万户居民用电,年发电约6亿度,单位成本降30%。

1. 国家示范电站规模:300兆瓦/1800兆瓦时 2. 电站全工况优化设计与集成控制技术 3. 单位成本较100兆瓦下降30%以上 4. 系统装备自主化率达100% 5. 额定设计效率72.1% 6. 连续放电6小时 7. 年发电量约6亿度 8. 可为20-30万户居民提供电力保障 9. 项目总投资14.96亿元

中国科研取得重大进展,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产业化,液流电池电站累计充放电量达1亿千瓦时。

1. 中国科学院推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产业化,已研发出国际首套300兆瓦级系统。 2. 我国百兆瓦级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运行良好,累计充放电量约1亿千瓦时。 3. 压缩空气储能单机规模可达100-300兆瓦,寿命长达40-50年,装机成本800-1000元/千瓦时。

长光卫星技术革新,卫星重量大幅减小,拍照成像幅宽扩大,组建138颗亚米级分辨率卫星星座,应用于农业监测精度达96%,产业向好,员工硕士研究生比例超88%。

1. 卫星重量已从420公斤下降到不到22公斤。 2. 最早卫星拍照成像幅宽11公里,现在可达18公里。 3. 长光卫星2015年发射4颗“吉林一号”卫星,一箭成功发射多颗卫星创造了历史。 4. “吉林一号”星座由138颗卫星组成,亚米级分辨率,在遥感信息服务领域占据优势。 5. 利用“吉林一号”卫星亚米级分辨率影像,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种植面积估算精度可达96%。 6. 全国能造卫星的公司有30多家,能造火箭的公司有10多家,产业总体向好。 7. 长光卫星员工中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已超过88%,且还在不断提高。 8. 长光卫星计划在2025年实现员工超1200人,年产1000颗卫星。

规模达300MW/1800MWh的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并网发电,系统效率创新高,可节约标准煤约18.9万吨,年发电量约6亿度,为电力系统提供稳定运行支撑。

1. 中国首套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2. 示范电站规模:300兆瓦/1800兆瓦时,系统效率:72.1% 3. 系统单位成本较100兆瓦下降30%以上,自主化率达100% 4. 可连续放电6小时,年发电量约6亿度 5. 可为20-30万户居民提供电力保障 6. 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8.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9万吨 7.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效率高、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安全性高等优点 8. 该技术可为电网提供调峰、调频、调相、备用、黑启动等功能,支撑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9. 肥城项目顺利并网发电是压缩空气储能领域重要里程碑 10. 有利于推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及产业发展,巩固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合肥科技创新投入强劲(3.91%),全球科研城市排名第十三;安徽推出人才吸引计划,并规划培育科技产业生态圈(“百千万”工程)。

1. 合肥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强度达3.91%,2023年全球科研城市排行榜中位列第十三。 2. 安徽省推出“创业安徽行动”,吸引优秀人才和团队到安徽创业和发展。 3. 安徽省将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实施“百千万”工程,培育百家科技型企业、千家创新型企业和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4. 合肥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科大硅谷和中国环境谷形成“双谷”联动格局,重点产业方向包括现代服务、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数字经济和科创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