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约为1360万辆,预计2024年将增长25%至30%;2030年全球预计增长6倍。
2. 中国占据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大份额;去年电动汽车产销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今年预计生产1150万辆、出口550万辆。
3.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产业集群完善,技术进步显著,电池技术领先全球。
4.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开发智能汽车系统,打造“人车家全生态”系统,提供技术先进、价格有竞争力的产品。
5. 美欧限制中国电动汽车进口的图谋难以得逞,因为消费者对中国电动汽车感到满意,中国拥有高效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和强大生产能力。
1. 我国首个10兆瓦时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在广西南宁投运。
2. 该电站预计每年可发出清洁电能730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0吨,满足3500户居民用户一年的用电需求。
3. 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能量转换效率可超过92%,高于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4. 钠离子电池资源来源广泛、储量丰富、价格低廉,有望应用于大规模电化学储能、电动汽车、工程机械等领域。
5. 钠离子电池快充性能强,12分钟可充满90%的容量,在高寒地区储能需求上更具优势。
6. 钠离子电池有望成为成本最低的电化学储能技术,推动我国新型储能电站向集中式大型化趋势发展。
1. 新车型搭载800伏特高压快充技术,充电时长缩短至10-15分钟。
2. 蔚来汽车牵头拓展换电“朋友圈”,探索跨品牌换电服务。
3. 超充和换电两大补能模式竞相发展,预计2025年左右超充站建设迎来小高峰。
4. 换电模式规模化发展需车企主动采取趋同技术路径,实现跨品牌换电兼容。
1. 2024年中国品牌日倡议书提出,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三个转变”(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
2.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集中力量进行自主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解决“卡脖子”技术和“无人区”跨越问题,实现原创性技术成果和颠覆性创新成果的竞相涌现。
3. 力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需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突破产业链低端锁定,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4. 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企业需提升技术创新和质量水平,丰富品牌文化内涵,加大品牌宣传推广,以品牌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
1. 第二批建设52个原创技术策源地,分布于36个领域,主办方为40家中央企业。
2. 两批布局后,58家中央企业承建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
3. 优化后的布局突出国家战略需求、前沿技术布局和推动产业创新。
4. 重点领域包括量子信息、6G、可控核聚变、前沿材料等。
1. 800伏高压快充技术可将充电时间缩短至10-15分钟。
2. 蔚来汽车牵头拓展换电“朋友圈”,探索跨品牌服务,以突破换电难以跨品牌的痛点。
3. 超充和换电两大补能模式竞速发展,2025年超充站建设将迎来小高峰,换电模式若采取趋同的技术路径可促进规模化发展。
1. 湖南有基础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拥有3个万亿级产业、16个千亿级产业、4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2家。
2. 湖南把握产业、人才、技术和平台制高点,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连续4年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
3. 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中非经贸博览会长期落户湖南,进出口总额突破1100亿美元。
4. 湖南粮食总产量多年超过600亿斤,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将成为种业和农机产业发展的创新高地。
1. 人工智能算力:1200PF,全国前列。
2. 超算算力:200PF,全国前列。
3. 新型储能装机:全国第二位。
4. 国产计算机本地配套率:90%,实现“湖南造”。
5. 智能计算产业年均增长:20%。
6. 智能计算产业占全国份额:7.3%。
7. 信创产业国产CPU、GPU、SSD主控芯片市场占有率:全国首位。
8. 音视频产业标准工业镜头、图像处理芯片、超高清视频解码芯片、显示面板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9. 预计2030年计算产业规模:27万亿元。
1. 当今全球科技创新合作面临認知挑戰,一些国家以意識形態或價值觀之爭阻礙合作。
2. 中國新能源車产业不應盲目乐观,需加快创新,提升競爭力。
3. 2023年全球新能源車销量预估为4500万辆,远高于2022年,市场需求龐大。
4. 中國新能源車出口量僅占全球总销量的8.2%,产能过剩指控不成立。
5. 中國新能源車在欧洲供不应求,反映歐洲市場對新能源車的強劲需求。
6. 歐美政客炒作中國產能过剩,限制中國新能源車進入市場,為自身汽車轉型争取時間。
7. 歐美国家並未放棄新能源車研發,而是转向汽車智能化,打造「汽車机器人」。
8. 中國車企應加快創新,避免盲目競爭,注重多元化市場布局和多方合作。
1. 上海馆主题:美好申活
2. 上海馆三大展示板块:产业焕新、模式焕新、服务焕新
3. 上海品牌创新实践: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引领产业变革潮流
4. 上海商业模式创新:国际视野、潮流风尚,商业模式和品牌营销创新
5. 上海文创产品特点:文化的传承,蕴含城市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
6. 上海服务品质与理念:国际性体育赛事展示国际化形象,创新养老解决方案应对老龄化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