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十五届中国(阿联酋)贸易博览会于迪拜落幕,7万平方米布展面积,2500家中国外贸企业参展,涉及建材家居、纺织服装等八大领域。
2. 展会上,中国企业展示的节能环保产品和技术备受青睐,特别是在电力新能源展区,充电桩、户外移动电源、太阳能充电装置等产品受到广泛关注。
3. 中企带来的门窗产品以优异的节能环保性能受到采购商青睐,欧大师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收获大量询价单。
4. 惠州锂源新新能源有限公司展示的锂离子电池、家庭储能系统等产品引来采购商的订单和进一步合作意愿。
5. 迪拜纺织商会秘书长萨楚·曼瓦尼表示,中企带来的新产品新技术广受欢迎,中东国家与中国持续拓展合作商机。
6. 阿曼采购商巴赫里认为,中国制造业基础雄厚,科技含量逐步提升,产品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
7. 阿联酋客商表示,中国外贸企业快速成长,产品质量、款式和对外沟通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1. 厦门市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纳入厦门市“4+4+6”现代化产业体系中重点培育、持续发力。
2. 相关产业规模已超千亿元,宁德时代、中创新航、海辰锂电、厦钨新能源等一批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百亿级项目落户厦门。
3. 厦门市与厦门大学加大科技创新合作,共同建设了嘉庚创新实验室、翔安创新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
4. 嘉庚创新实验室与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华电集团福建分公司、华电集团辽宁能源有限公司等公司签约。
1. 2022年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为129.5,比上年提高1.6,与2015年相比,年均提高4.2。
2. 创新共建、绿色共保分项指数上升最快,年均提高超7.0。
3. 示范引领、协调共进和民生共享分项指数平稳提升,年均提高约4.0。
4. 从经济规模看,2022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为29.03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24.1%。
5. 从财政收入看,长三角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5年的2.08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8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从13.7%提高至14.0%。
6. 2022年长三角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9386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23%。
7. 2022年长三角区域新增发明专利超过21万件,每万人新增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015年的3.9件提升至2022年的9.0件。
8. 长三角区域铁路路网密度达到380公里/万平方公里,比2015年底增长38.8%。
9. 上海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5年的2.28:1缩小到2022年的2.12:1, Jiangsu由2.29:1缩小到2.11:1,浙江由2.07:1缩小到1.90:1,安徽由2.49:1缩小到2.31:1。
10. 2022年长三角区域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41.5%。
11. 2022年长三角41个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83.0%,比2018年上升8.9个百分点。
12. 2022年长三角区域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7.4%。
13. 2022年长三角区域货物和服务进出口规模继续扩大,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5.07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72.2%,占全国比重为35.8%。
14. 2022年长三角区域实际利用外资759亿美元,占全国比重为40.1%。
15. 2022年长三角地区间铁路货运流量3839万吨,比2015年增长31.5%。
16. 2022年区域内人均公共财政支出达到1.89万元,比2015年增长54.7%;每千人拥有三甲医疗机构床位数为1.66个,比2015年提高46%。
1、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2022年为129.5,较2015年提高4.2。
2、长三角地区2022年生产总值为29.03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24.1%。
3、长三角地区2022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1.92万元/人,2015年至2022年年均增长7.7%。
4、长三角地区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8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14.0%。
5、长三角地区2022年研发投入强度为3.23%,2015年至2022年年均增长12.2%。
6、长三角地区2022年新增发明专利超过21万件,2015年至2022年年均增长12.6%。
7、长三角地区2022年区域协调共进指数为128.6,2018年后年均提高6.0%。
8、长三角地区PM2.5平均浓度2022年为31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41.5%。
9、长三角地区2022年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15.07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72.2%,占全国比重为35.8%。
10、长三角地区2022年实际利用外资759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3.5%,占全国比重为40.1%。
11、长三角地区2022年人均公共财政支出1.89万元,较2015年增长54.7%。
12、长三角地区2022年参保患者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额超500亿元,是2015年的79倍。
1. 2023年11月,我国实现进出口总额3.7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
2. 出口方面,我国出口结束了连续六个月的下降态势,11月出口2.1万亿元,同比增长1.7%。
3. 2023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合计出口同比增长41.7%。
4. 进口方面,2023年我国进口规模逐季扩大,表明国内需求持续恢复,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
5. 2023年,我国相关部门出台跨境电商海外仓发展、加工贸易、新能源汽车贸易、扩大进口等措施,增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联动效应。
6.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
7. 面向未来,中国外贸一定能在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好造福世界。
1、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六元环组构而成的单原子层薄膜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透明性等特性。
2、石墨烯的制备主要包括“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两种工艺。前者以石墨为原料,从石墨中层层剥离,后者从含碳化合物开始,利用高能量破坏掉化合物的化学键,使其中碳原子从中脱离出来后规则地聚集。
3、目前,石墨烯材料的应用主要以粉体材料为主,用作电热产品、导电添加剂、防腐涂料等。未来10年值得期待的是一维石墨烯纤维材料,它有望用作散热膜、功能纤维、结构增强纤维,甚至超级导线等。
4、石墨烯材料产业面临着一系列技术挑战,包括大规模生产成本较高、需要更好地控制结构和性能、生产和处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环境污染和废弃物处理问题等。
5、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墨资源国,已探明的石墨资源储量为2.6亿吨,石墨基础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33%,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6、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石墨烯材料产业发展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石墨烯导电剂已在电动汽车市场得到广泛应用。
7、目前,我国市场上的石墨烯材料大部分采用“自上而下”法制备,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制备,虽然成本低、产量大,但由于质量尚有待提高,因此难以在集成电路等高精密度产品中应用。
8、刘忠范认为,石墨烯材料产业需要寻找“杀手锏应用”,建立在日趋完美的高性能石墨烯材料基础上的,原创性的基础研究,也需要精益求精的研发和持续不断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