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预期值为3.0%,是自2000年至2019年以来,除了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时期外的最低水平。
2、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的表现优于发达经济体,IMF预计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从2022年的4.1%放缓至2023年的4.0%。
3、东亚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强的地区,中国和印度经济形势较年初预期更好,东盟表现稍差,但增长速度也保持在4.2%以上。
4、中国经济韧性凸显,宏观经济政策不断发力,涵盖了降息、降准、减税、鼓励房地产以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
5、中国政府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机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实力显著提升。
6、展望未来,拖累世界经济复苏的因素主要有地缘政治冲突、高利率和美国对华打压和遏制的战略。
7、未来世界各国应加强多边合作,维护经济全球化成果,妥善解决地缘政治冲突,积极恢复多边合作并修复全球产业链,才能使全球经济迈向稳定发展之路。
1. 2023年云南电网公司实现新能源装机投产容量较2022年底翻番。
2. 截至12月16日,云南省提前完成2023年集中式新能源新增并网1500万千瓦的目标,全省统调新能源总装机突破2900万千瓦。
3. 1月至11月,云南省新能源发电量破300亿千瓦时大关。
4. 云南电网公司通过精准的分析预测,不断提升新能源可观、可测、可控能力,通过水风光互补优化调度,使新能源发电利用率达99.79%,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1. 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首次超过煤电,风电、光伏成为新增发电装机和新增发电量的双重主体;
2. 储能呈爆发式增长态势,氢能成为促进新能源电力消纳、推动工业等领域深度脱碳和长周期储能的重要选择;
3. 绿色低碳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4. 我国“双碳”目标推进仍面临新能源消纳难、碳足迹等基础性制度不健全、外部围堵打压加剧、国际碳规则约束等挑战;
5. 展望未来,需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坚决守住能源安全底线,坚决推动能源清洁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强调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
2. 欧盟碳边界调节机制的影响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关于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翻两倍的要求,推动着新型能源的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3. 政企关系影响着国企的发展方式和布局结构,探索和构建新型政企关系是实现国企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要求。
4. 中国企业应结合中国制度环境和企业发展历史,积极探寻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有效路径,包括强调数字驱动的智能化生产运营,与企业战略相契合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等方面。
5. 国企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协同联动、相互促进,是衍生出“新质生产力”的源泉。
6. 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正围绕价值创造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服务国家战略增强核心功能两大重点,打造更有活力、更高效率的现代新国企。
7. 提升新质生产力,要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六方面的基本特性,包括先进性、协同性、完整性、包容性、开放性和安全性。
1. 全球单体规模最大65万千瓦漂浮式光伏电站投产,所采用的最新智能光伏控制器单台容量是以前的4倍多,大幅减少了投入数量。
2. 华为300千瓦智能光伏控制器搭载多种智能创新技术,保障系统安全,提升运维效率与可靠性,故障率小于0.3%。
3. 我国光伏产业链发展迅猛,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发电设备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运行效率也不断提高。
4.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委联合发布《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光伏行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
1. 安徽阜阳南部风光电基地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65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约7亿千瓦时。
2. 电站由122个超大型光伏矩阵构成,采用可靠锚固系统,将浮体与地基相连接,保障电站安全运行。
3. 电站采用12度的固定倾角,既可避免大风天气对光伏组件的影响,也保证了电站的安全持续发电。
4. 电站利用两套高像素智能化无人机巡检系统,可快速完成全部水域巡检,并通过人工智能分析,自动生成故障诊断报告,提高巡检效率。
5. 电站还搭建了全景化智能运检系统,实现全站设备的实时监测,提升巡检效率和安全水平。
1. 2025年底,国家枢纽节点地区各类新增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60%以上。
2. 2025年底,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
3. 2025年底,用户使用各类算力的易用性明显提高、成本明显降低,国家枢纽节点间网络传输费用大幅降低。
4. 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一体化布局,东中西部算力一体化协同,算力与数据、算法一体化应用,算力与绿色电力一体化融合,算力发展与安全保障一体化推进等五个统筹出发,推动建设联网调度、普惠易用、绿色安全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1.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超过10万件有效专利,呈逐年快速增长态势。
2. 中国是全球固态电池关键技术专利申请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增速达到20.8%。
3. 中国的太阳能电池全球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达到12.64万件。
4. 未来国家将完善新领域新业态专利审查标准,大力培育绿色低碳技术和未来产业高价值专利,支持建设运行相关产业专利池。
5. 修改后的专利法实施细则将于2024年1月20日起施行,涉及专利申请制度、专利审查制度、专利行政保护、专利公共服务和国际规则衔接等五个方面。
1. 2023年1至11月,中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万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万亿元,研发经费投入9000多亿元。
2. 现代化产业布局全面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力度空前。
3. 科技创新力度明显加大,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得到强化,创新体系建设持续加强,高质量创新成果加快推出。
4.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启动实施,累计提出落实举措1.8万余项,超前实施改革措施近2000项。
5. 着力提高质量效益,扎实推动高质量的稳增长,切实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持续加强精益化运营管理,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1. 2023年1-11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累计产量约700GWh,同比增长41.6%。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约340GWh,同比增长31.4%。
2.整车厂加速下场自造电池,产品技术迭代升级与新体系开发并行,市场向头部企业集中,动力电池产业淘汰赛提前开启。
3. 金砖电池为全球首款量产800V磷酸铁锂超快充电池,由极氪智能科技全栈自研。
4. 广汽埃安因湃电池工厂竣工投产,P58微晶超能电芯下线,计划于2026年量产固态及钠离子电池。
5.长安汽车发布电池规划,打造自研品牌“长安金钟罩”,将推出多种自研电芯,计划2030年形成不低于150GWh电池产能。
6.蔚来ET7采用150kWh电池,通过优化电池材料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刷新纯电动汽车实际行驶续航纪录。
7. 当前动力电池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现有体系迭代升级和新体系开发中,其中,现有体系的“材料+结构”优化创新是动力电池的突破方向。
8.今年1-11月,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占总装车量份额分别为79.5%、88%和97.2%。
9.目前动力电池产品尺寸规格型号较多,一条生产线大多只能对应一种新能源汽车产品,产能利用率较低是产业一般规律。
10.考虑到储能电池和出口电池增长速度大于新能源汽车增长速度,可以较快消化动力电池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