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碳市场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组成,分别由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简称。
2. 强制碳市场选择了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是目前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
3.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支持林业碳汇、可再生能源、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项目发展,鼓励社会主体自主自愿地采取温室气体减排行动。
4. 2023年2月,国务院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为中国碳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5. 自愿碳市场产生的减排效果经过科学方法量化核证后,通过市场来出售,获取相应的减排贡献收益。
6. 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的衔接,将形成政策合力,激发绿色低碳创新动力,推动落实国家双碳目标。
1. 南昌海立电器有限公司通过长期持续的信息化建设,打造出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工厂,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2. 南昌凯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砷化镓太阳电池外延片制造商,新年伊始订单已排到4月份,并保持满负荷生产。
3. 南昌申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作为海立电器生产空调压缩机配件的核心供应商,今年前两个月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0%,一季度产值预计将同比增长25%。
4. 南昌市各高新企业纷纷按下生产“快进键”,掀起一场“拼经济”的热潮,全力冲刺“开门红”。
1.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年交易量约51亿吨,占比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
2. 目前重点行业已开展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工作,为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打下基础。
3. 生态环境部将坚持稳中求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分阶段、有步骤地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碳排放重点行业。
1. 2024年1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588家,同比增长74.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27.1亿元,同比下降11.7%,环比增长20.4%。
2.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31.1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40.6%。
3. 高技术产业引资391.6亿元,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重为34.7%。
4.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消费升级充满新机遇,中高端制造和消费领域将会吸引更多外商投资。
5. 跨国公司依旧看好中国市场发展机遇,我国吸引外资前景可期,强大的内需市场将吸引更多的高质量外资进入。
- 2023年国企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比增长11.4%,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影响。
- 2023年中央企业在电力电网企业聚焦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新能源大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投资额同比增长16%。
-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表示,中央企业在下一阶段发展中要更加聚焦高质量发展,注重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 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启动实施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明确了“干什么”“谁来干”“政策如何支持”等问题,激发了企业新动能。
- 2023年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完成投资2.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1%,新产业新业态成为企业的重要增长点。
-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苟坪表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事关全局,国企将继续强化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
1. 多地制定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地方性技术标准,国家强制性标准即将出台。
2. 北京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制定团体标准,规定了33项安全技术指标。
3.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正处于审查阶段,预计今年发布。
4. 国家标准发布后,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不得生产、销售、进口或提供。
1、2016年8月,《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发布,我国成为全球首个推动并支持“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国家。
2、截止2023年末,衢州市碳账户贷款余额762.84亿元。
3、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试验区绿色信贷年均增长21.03%,试验区建设取得预期成效。
1. 道孚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场址海拔4300米,总装机容量210万千瓦,是全球海拔最高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
2. 道孚抽水蓄能电站主要用于电力系统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等领域,具有技术成熟、效率高、容量大、储能时间长等优点。
3. 道孚抽水蓄能电站周边光伏资源富集,规模超2000万千瓦,可将600万千瓦左右随机波动的光伏发电调整为平滑、稳定的优质电源。
4. 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是我国规划建设的大型清洁能源示范基地之一,目前已投产水电和新能源装机近2100万千瓦,计划在2035年全面建成,届时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
1. 北京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制定了团体标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组技术规范》,涉及33项安全技术指标。
2.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已完成起草和征求意见阶段,将于今年发布。
3. 该国家标准将填补国家层面对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安全质量监管的技术依据空白,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不得生产、销售、进口或提供。
1. 2023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年销售量达1459.6万辆,同比增长24.1%,年度市场份额达56%,提升6.1个百分点。
2. 我国乘用车累计出口414万辆,同比增长63.7%。
3. 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
4. 中国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达80.6%。
5. 智能网联系统前装搭载率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车组合辅助驾驶技术(L2级)搭载率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