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期间新能源车高速流量占比达10.04%,公路沿线充电桩增至2.1万个,交通部计划新增充电桩3000个、停车位5000个。
1. 节日期间,新能源车高速公路流量明显增长,占总流量的10.04%。 2. 2023年底,公路沿线建成充电桩2.1万个,公里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完善。 3. 交通运输部计划新增公路服务区充电桩3000个、充电停车位5000个。
1. 节日期间,新能源车高速公路流量明显增长,占总流量的10.04%。 2. 2023年底,公路沿线建成充电桩2.1万个,公里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完善。 3. 交通运输部计划新增公路服务区充电桩3000个、充电停车位5000个。
1.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33.6% 2.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15.7% 3.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0.3%,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54.0% 4. 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23.3%,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36.2% 5. 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7% 6.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3%,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8% 7. 电商务交易额达468273亿元,同比增长9.4% 8. 网上零售额增长11.0%,达154264亿元 9. 全年新设经营主体3273万户,日均新设企业2.7万户
1. 《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发布,共分7类一级目录、31类二级目录、246类三级目录。 2. 《目录》重点产业包括节能降碳、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等7类领域。 3. 各地方、各部门可根据发展重点,以《目录》为基础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符合《目录》要求的项目提供金融支持。
1. 提高基数、能耗、排放等标准将成为2024年消费的重点。 2. 能耗指标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降低长期使用成本。 3. 排放标准提升有助于降低对环境影响,为未来发展留出空间。 4. 消费品升级换代将带来回收、再利用和再制造企业的机会。
1.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成为中国制造外贸出口新动能。 2. 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量超越水电,成为全国第二大电源形式。 3. 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全球占比超70%,位居世界第一。 4. 工业硅、碳酸锂期货上市,完善新能源产业风险管理工具。 5. 工业硅、碳酸锂期货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发挥有效价格发现功能。 6. 能源期货品种上市,促进产业链韧性增强和“中国价格”形成。 7. 广期所成为新能源期货品种首发交易所,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 8. 广期所打造产业客户服务生态圈,强化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9. 广期所将继续推进新能源产业链期货品种研发上市,服务实体经济。
1. 春节期间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34.3%,旅游消费总额同比增长47.3%。 2. 春节档电影票房再创历史新高,全国电影票房同比增长18.47%,观影人次同比增长26.36%。 3. 除夕至正月初五,全行业网络支付交易额为7.74万亿元,同比增长10.1%。 4. 2023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2%。 5. 中国以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大关。 6. 2023年中国经济实现5%以上的预期增速。 7. 中期经济平均增长率将超过4%,绿色经济、消费和高科技将成为新的增长驱动力。
1. 发行时间:2024年首期 2. 发行规模:120亿元人民币 3. 发行地点:香港特别行政区
1. 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充分摸清专利存量,并由企业对专利进行产业化前景分析。 2. 政府部门将搭建综合服务平台,支持数据汇集共享。 3. 教育部将加强需求导向的产学研合作,并强化高校专利转化激励。 4. 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是推动专利产业化的生力军,将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计划,打造以专利产业化为成长路径的中小企业样板。 5. 目标是到2025年底,通过知识产权普惠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能力水平提升。
1. 中国在钠离子电池关键技术、材料、电池生产和应用方面处于世界前列。 2. 锂离子电池具备高比能量、比功率、充放电效率、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3. 2022年,中国锂电池储能占总新增装机的97%。 4. 锂资源分布不均衡,中国锂资源仅占全球的6%。 5. 钠离子电池的成本比锂电池低30%-40%。 6. 中国将钠离子电池列入《“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 7. 2023年被称为钠电池“量产化元年”。 8. 中国在钠离子电池专利数量占全球有效专利总数的50%以上。 9.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发展面临着能量密度较低、技术有待成熟等挑战。
1. 陈立泉被誉为“中国锂电池之父”,从事锂电池研究48年,开创固态离子学研究领域。 2. 1976年,陈立泉转行固体离子学研究,后创立国内第一个固态离子学实验室和相关学会,培养了多位锂电池行业领军人物。 3. 1990年,陈立泉提出分步走策略,先从液态锂离子电池突围,再坚持研发全固态电池。 4. 1996年,陈立泉带领团队生产出我国第一颗圆柱锂离子电池,拉开产业化序幕。 5. 1997年,陈立泉和学生建成年产20万只18650型锂离子电池中试生产线,解决了规模化生产问题。 6. 陈立泉始终坚持基础研究,在纳米硅锂离子电池核心负极材料方面取得突破,并形成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保护群。 7. 陈立泉受邀筹划并推动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和发展,推动中国锂电行业突围、领跑全球。 8. 2016年,陈立泉和李泓提出“原位固态化”技术路线,解决了固相界面世界难题,开发了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固态电池技术专利群。 9. 陈立泉策划推动“电动中国”战略,认为锂电池是实现该梦想的关键。 10. 陈立泉希望未来电动化能够全面应用于陆海空交通工具,并由中国固态锂电池全面领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