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RC外部版V3.1
大数据优选每日重点财经资讯
共 926 篇文章

标签:汽车零部件 第78页

2023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3亿辆,家电保有量超30亿台;相关行动方案提出,2027年报废汽车回收量预计翻倍,废旧家电回收量将增长30%。

1. 截至2023年底,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3.36亿辆,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 2.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 3. 苏宁易购、京东等平台积极参与家电家居以旧换新活动,2024年京东将投入30亿元补贴。 4. 美团“以旧换新”服务的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60%,提供服务的商家数量同比增长300%。

中国2023年出口下降4.6%,“以旧换新”政策重点关注耐用品,鼓励旧品流通和循环利用。

1. 2023年中国出口额同比下降4.6%。 2. 本轮“以旧换新”主要集中在汽车、家电等耐用品。 3. 与“家电下乡”不同,“以旧换新”满足的是改善性需求,目标群体是已有耐用消费品的拥有者。 4. 可引入相对“淘汰”模式,鼓励旧品流通。 5. 需尽快制定“换”的标准,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6. 加强耐用品循环利用,发展二手平台,提高旧品流动性。 7. 尊重居民私有财产,在自愿基础上实施“以旧换新”。

2023年新能源汽车召回和投诉激增,质量水平下降,占总召回量23.8%,同期投诉量激增148.3%。

1.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涉及召回车辆160.3万辆,占全年召回总数量的23.8%,同比增长32.3%。 2. 2023年我国新能源车累计投诉量超过5万宗,同比上涨148.3%,新能源三电系统投诉量持续增长。 3. J.D.Power研究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质量水平不及前一年,科技配置所带来的品控和适配问题增加。

实施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到2027年重点领域设备投资将增长25%,报废汽车回收量翻倍,二手车交易量增长45%,废旧家电回收量增长30%。

1.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可促进消费、拉动投资,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惠企利民。 2. 《方案》提出到2027年具体目标:重点领域设备投资增长25%以上,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工业企业数字化普及率超过90%,报废汽车回收量增加一倍,二手车交易量增长45%,废旧家电回收量增长30%。 3. 《方案》重点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将加大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方案落地见效。

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火爆(超35%),但召回量显著上升(23.8%),主要涉及续航里程缩水和OTA升级问题。

1. 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连续8个月超过30%。 2. 2023年,新能源汽车召回车辆160.3万辆,占全年召回总数量的23.8%,同比增长32.3%。 3. 新能源汽车召回主要集中在与“电”有关的内容,如驱动行驶里程低于官方公布续航里程,以及智能化发展当中的一些内容,如OTA远程升级。

2月汽车出口37.7万辆,同比增长14.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8.2万辆,同比增长7.5%。

1. 2月汽车出口37.7万辆,同比增长14.7%。 2. 2月乘用车出口31.5万辆,同比增长16.2%。 3. 2月商用车出口6.2万辆,同比增长7.6%。 4. 1-2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8.2万辆,同比增长7.5%。 5. 1-2月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91.9万辆和40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和11.1%。 6. 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125.2万辆和120.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2%和29.4%。

2月汽车出口37.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18.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7%和7.5%。

1. 2月汽车出口37.7万辆,同比增长14.7%。 2. 乘用车出口31.5万辆,同比增长16.2%。 3. 商用车出口6.2万辆,同比增长7.6%。 4. 新能源汽车出口18.2万辆,同比增长7.5%。 5. 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50.6万辆和158.4万辆。 6. 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8.1%和11.1%。 7.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125.2万辆和120.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2%和29.4%。 8. 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30%。

车市"价格战"激化,头部车企降价洗牌,催化行业优胜劣汰,并检验车企实力。

1. 2024年车市“价格战”从新能源蔓延至燃油车,部分车型出现“一天一个价”的现象。 2. 今年销量前十车企将占据近85%市场份额,未来80%品牌或关停运转。 3. 今年“价格战”导火索与去年不同,非国六A排放标准车型换代清理库存所致。 4. “价格战”主战场为热销车型,头部车企通过降价洗牌,打击竞争对手。 5. 消费者认为“价格战”利大于弊,但担忧车企偷工减料。 6. “价格战”让企业被动,但不可避免,头部车企具备生存能力。 7. “价格战”检验车企实力,优胜劣汰推动汽车产业向强国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