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Taycan百万售价,小米SU7大定量超8.8万辆,花旗预计小米造车24年亏41亿。
1. 保时捷Taycan在中国售价超百万。 2. 小米SU7上市24小时大定量突破88898辆。 3. 小米SU7第二轮追加开售即告售罄。 4. 花旗预计小米集团2024年造车业务亏损41亿元。 5. 新能源车企竞争激烈,价格战持续。
1. 保时捷Taycan在中国售价超百万。 2. 小米SU7上市24小时大定量突破88898辆。 3. 小米SU7第二轮追加开售即告售罄。 4. 花旗预计小米集团2024年造车业务亏损41亿元。 5. 新能源车企竞争激烈,价格战持续。
1. 广汽全固态动力电池取得关键技术突破,2026年实现装车搭载。 2. 广汽推出国内领先的无图纯视觉智驾系统,无需依赖高精度地图。 3. 广汽集团自主研发投入近450亿元,申请专利约18600件,发明专利占41%。 4. 广汽全年自主研发投入近84亿元,新增专利申请近3200件,发明专利约占50%。 5. 广汽集团积极打造数据闭环,推出自动驾驶数据解决方案,涵盖数据标注平台、高精地图工具链、智驾仿真平台。
1. IMF预测中国2024年经济增长4.6%,上调0.4个百分点。 2. 绿色数字化新动能加速企业发展,带来业务增长点。 3. 科技创新成效显现,催生新型增长模式,带来人才创新产业机会。 4. 中国对外开放深化,优化营商环境,巩固外资外贸基础。 5. 扩大服务消费成为拉动内需抓手,新型消费成为增长点。 6. 跨国企业需加强本地化创新,以适应中国市场和挑战。
1. 2025年,我国计划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约5万辆,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 2. 氢能产业以交通应用为突破口,向化工、冶金、储能等方向迈进。 3. 山东省对氢能车辆暂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费,推动氢能重卡商业化发展。 4. 车用供氢系统成本下降较慢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后续的行业痛点。 5. 氢燃料电池电堆核心技术、高压储氢瓶技术和加氢站技术是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 6. 燃料电池及储氢系统成本下降、可靠性提高、商用场景拓展、低成本购车金融等因素将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而关键在于国产材料深入应用和更具竞争力的加氢价格和基础设施。
1. 华为鸿蒙智行首款智慧轿车智界S7正式发布,搭载华为视觉智驾HUAWEI ADS基础版。 2. 智界S7配备100kWh电池包,CLTC综合续航里程高达751公里。 3. 华为高阶智能驾驶城市NCA实现全量升级,支持全国40000+城乡镇主干道、支路智驾能力。 4. 华为全新MateBook X Pro融合华为盘古大模型,提供全面智慧体验。 5. 华为鸿蒙生态已拥有超4000个应用,覆盖便捷生活、金融理财、社交资讯、企业办公等垂直行业。
1. 松下集团在中国投资1280亿人民币,业务不断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等领域拓展。 2. 2024年国务院发布《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涉及多个部门和政策。 3. 中国主动扩大外商投资准入,包括製造業取消外商投資限制、服务業加強吸引力度、金融領域取消股權比例限制等。 4. 2020年至2023年,中国连续4年吸引外资超过1万亿元,结构調整後,高新技術、製造業、中西部外商直接投資比重上升。 5. 2024年前两月,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7160家,同比增长34.9%,为近5年来最高水平。
1. 交通新质生产力改变交通生产力内涵,带来颠覆性技术。 2. 交通新质生产力形成新兴产业链,为全社会提供全新出行底座。 3. 发展交通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和国家重器。 4. 利用交通新质生产力和新兴产业互动关系,推动新底座和产业互促共生。 5. 密切交通新质生产力和新兴产业的空间关系,布局产业带动发展。 6. 创新机制体制,养育科技、孵化产业、促进场景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1. 制定目标:2025年国三及以下排放汽车加快淘汰,高效节能家电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报废汽车回收量翻倍,废旧家电回收量增长30%。 2. 主要任务:开展汽车、家电和家装厨卫以旧换新。 3. 支持措施: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提供财政金融帮扶,完善回收体系,鼓励二手商品流通。
1. 数字化、智能化消费品风靡消博会,智能无线麦克风、智能体测一体机等产品受关注。 2. 新能源汽车成为绿色出行新宠,特斯拉明星车型赛博越野旅行车备受瞩目。 3. 国潮热刮到消博会,深圳喜茶展台以东方审美意趣吸引眼球;青岛啤酒推出精品原浆等创新产品,引领高端消费潮流。
1. 汽车制造业的电动化趋势,降低了造车技术门槛。 2. 新能源汽车市场预期增长空间巨大,吸引手机企业进军。 3. 手机企业拥有强大的品牌用户基础,有助于抢占智能电动汽车市场。 4. 手机企业在生态系统、操作系统等方面技术积累深厚,可提升汽车智能化体验。 5. 智能电动汽车有两大核心要素:电动和智能,后者是手机企业优势所在。 6. 智能手机企业在产品迭代和创新方面更加灵活快速,可满足市场需求变化。 7. 手机企业进入汽车赛道有利于新竞争格局形成,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8. 未来,手机和汽车生态将更加融合,汽车有望成为真正的智能移动终端。 9. 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多元化发展,手机企业和传统车企将共同形成新市场格局。 10. 智能电动汽车仍是高门槛、高投入、高风险产业,企业应冷静评估,避免一哄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