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连心·京藏号"旅游专列分两段行程:北京西至西宁为普通列车专属车厢,西宁至拉萨为高原供氧旅游专列。
2. 专列途经5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包括塔尔寺、青海湖、布达拉宫、巴松措等。
3. 为缓解高原反应,专列配备高原适应医护保障人员,并开展间歇性低氧适应性训练。
4. 沿途还将欣赏5个4A级和2个3A级景区,包括罗布林卡、雅尼湿地、巴松措等。
5. 北京西至西宁的T175次列车提供主动服务、银发服务、便民服务等贴心服务。
1. 贵州频繁走出去加大入境旅游推介,已到访香港、广州、上海等中国城市以及法国、新加坡、泰国等海外国家。
2. 贵州与香港、新加坡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探索文化旅游合作新模式。
3. 贵州推出“四免一多一减”“文化大礼包”,吸引港澳台地区民众入境旅游。
4. 贵州通过“支支串飞”产品和“小车小团”旅游模式,提升游客游览体验。
5. 贵州计划恢复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客源地航线航班,逐步开拓欧洲国家城市航线。
6. 中国入境游市场近期呈现强劲回暖态势,建议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优化入境旅游产品和线路,提升服务环境以吸引海外游客。
1. 上海注重提升入境旅游体验,包括产品品质化、支付便利化、服务国际化。
2. 都市旅游卡“Shanghai Pass”推出,满足入境游客便捷出行和消费需求。
3. 十条“看上海·游中国”精品线路发布,聚焦全国一程多站,推动入境旅游发展。
4. 三家企业联手共建上海入境旅游推广中心,发挥央地合作优势。
5. 上海文商旅体展深度联动,推出30条文旅融合线路。
6. 北方客源在上海市场增量明显,上海积极拓展北方旅游市场。
7. 上海突出文旅都市型、综合性、国际化的优势,促进入境旅游市场复苏。
1. 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将于9月20至22日在衡阳市举行。
2. 大会主题为“以文塑旅,擦亮湖南历史文化名片”。
3. 大会组织筹划了三个主体活动和六个配套活动。
4. 衡阳市正全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更新旧改项目。
5. 湖南自2025年起每年将举办两次省级旅游发展大会。
6. 至2027年,湖南将力争规模以上文化产业营收突破4700亿元,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0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1.4万亿元。
1. 徐霞客于411年前5月19日启程游历,411年后设立“中国旅游日”。
2. 2024年“中国旅游日”浙江主会场活动在宁海举行,主题为“畅游中国、诗画浙江、幸福生活”。
3. 浙江省发布惠民旅游措施,包括文旅消费券、门票减免、餐饮住宿优惠等数百项。
4. 《国内历史文化游热潮报告解读》显示,历史文化旅游热度显著提升,热门景区客流量同比增长50%以上。
5. 发布《文明旅游 宁海倡议》,倡导文明旅游行为。
1. 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主题为“畅游中国,幸福生活”。
2. 活动期间推出7大类6300余条惠民措施,发放总额1亿多元消费券。
3. 惠民措施包括景区优惠、免费等优惠以及旅游企业免费、打折优惠。
1. 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增加2.03亿,同比增长16.7%。
2. 一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11.90万场,日均超过1300场。
3. "夜游经济"成为多地亮眼的风景线,创新"夜游"体验,形成了消费新场景。
1.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
2. 五一假期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
3. 天水麻辣烫吸引众多游客。
4. 天水持续开展汉服拍摄、非遗体验等文旅活动。
5. 淄博建议错峰出游,免费开放停车场和厕所。
6. 全面提升智旅游服务水平,形成覆盖旅游活动全过程的旅游服务体系。
7. 打造旅游目的地的品牌IP,对游客形成长期稳定的吸引力。
1. "五一"假期,演唱会等演出相关搜索热度同比增长23%,音乐节关注度较高,带动酒店住宿、交通餐饮等增长。
2. 2023年全国演出市场规模达739.94亿元,较2019年增长29.30%。
3. 小剧场演出场次和票房收入分别较2019年增长471.07%和463.13%。
4. 专业剧场演出场次、票房收入和观演人数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31.09%、14.21%和34.54%。
1. 截至5月17日,磨憨口岸验放出入境旅游团2380团,31763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406%和919%。
2. 泰国旅游团约占磨憨口岸第三国出入境人数的40%。
3. 截至5月17日,已有912个边境游旅游团11989人次从磨憨公路口岸出境旅游老挝。
4. 截至5月17日,磨憨边检站验放来自78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入境人员超2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56%和378%,其中旅游人员占比约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