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目的地、节令旅游项目和传统节日非遗体验推动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达1.19亿,消费达539.5亿元。
1. 新增国内旅游出游人次:1.19亿 2. 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 3. 节令旅游项目激活消费:赏花+民宿、美食、旅拍 4. 小而美目的地标签化:甘肃天水、福建泉州 5. 传统节日结合非遗文化消费:马面裙、汉服约拍、角色扮演 6. 节令文化把握机遇:延长季节性消费链条
1. 新增国内旅游出游人次:1.19亿 2. 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 3. 节令旅游项目激活消费:赏花+民宿、美食、旅拍 4. 小而美目的地标签化:甘肃天水、福建泉州 5. 传统节日结合非遗文化消费:马面裙、汉服约拍、角色扮演 6. 节令文化把握机遇:延长季节性消费链条
1. 清明节假期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11.5%,达到1.19亿。 2. "民俗文化"和"赏花踏春"成为假日出游的热门主题,红色旅游和非遗体验等活动烘托节日氛围。 3. 自驾、骑行、徒步等出游方式受青睐,短途游、周边游、本地游受到游客欢迎。 4. 入出境旅游人数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日、泰、韩等成为出境游热门目的地。 5. "春日经济"带动文旅消费,研学活动和"新中式"旅行受到追捧。 6. 数字技术赋能文旅消费,数字戏剧演出打破空间界限,共享文化盛宴。
1. 2024年1-2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1191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8%。 2. 旅行服务进出口3179.3亿元,增长51.8%;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4648.7亿元,增长14.2%。 3. 旅行服务已成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较快增长,其中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进口增长率94.5%。
1. 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试点项目名单首批42个。 2. 智慧旅游让传统景区多了新玩法,游客体验更加丰富。 3. 数字技术让文博场馆文物“活”起来,拉近文博场馆与大众距离。 4. 智慧旅游通过科技赋能,让景区管理更加高效有序。
1. 短途游和自驾游为主,以散客为主。 2. “家门口”休闲与城郊“微度假”受青睐,以踏青、赏花等户外活动为特色。 3. 南宁青秀山、桂林东西巷等景区带动文旅消费,露营地受自驾游游客欢迎。 4. 红色文化旅游成清明节假日期间新常态,各地红色文化景区游客量增多。
1. 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名单出炉,共有42个项目入选。 2. 《夜上黄鹤楼》等智慧旅游项目让游客从看景到入景,身临其境体验历史文化。 3. 敦煌研究院等文博场馆借助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拉近与大众距离。 4. 智慧旅游让景区管理更高效,优化游客体验,实现“刷脸”进入景区等便利服务。
1. 清明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1.19亿,同比增长11.5%,支出539.5亿元,同比增长12.7%。 2. 假期期间机票、酒店预订量增长近80%,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较一周前增长超60%。 3. 民俗、美食、非遗工艺成为文旅消费关键点,延边和淄博旅游热度仍将延续,两地旅游热度同比涨幅均超过200%。 4. 威海、大同、锦州、迪庆等城市凭借各自风光和文化遗产成为深度旅游和个性化体验新选择。 5. 科技元素的应用赋予文旅产品新的形式和意义,沉浸式文旅项目受到重视。
1. 清明假期北京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达2168万人次,同比增长4.4%。 2. 假期三天北京服务消费金额同比增长7.9%。 3. 清明假期北京文化娱乐类、旅游售票类消费金额同比分别增长6.5%、30.2%。 4. 重点监测的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3.4%。 5. 重点监测的专业专卖店销售额同比增长96.1%。
1. 参展企业近千家,来自国内外数智文旅、景区装备等领域。 2. 吸引了国内13个省区市、哈萨克斯坦等国的文旅企业和部门参展。 3. 首次设置文博展区,搭建企业、博物馆、大学沟通交流的平台。 4. 重点关注智慧旅游、智慧博物馆建设,AI技术与文旅业融合。 5. 注重文旅数字化智能设施和服务产业,以数字信息技术赋能智慧文旅建设。
1. 前两月规模以上轻工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利润增长26.9%。 2. 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其中75种产品实现增长。 3. 前两月轻工11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2%,其中线上消费增长14.4%。 4. 前两月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长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