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原则处置房地产风险,稳市场、防风险、促转型,赋权地方调控,支持合理融资,建设保障性住房,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
1. 强调对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房地产企业采取法治化原则,破产或重组。 2. 聚焦稳市场、防风险、促转型三方面开展房地产工作。 3. 赋予城市调控自主权,优化房地产政策,稳定市场。 4. 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5. 建设配售型和租赁型保障性住房,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的住房问题。
1. 强调对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房地产企业采取法治化原则,破产或重组。 2. 聚焦稳市场、防风险、促转型三方面开展房地产工作。 3. 赋予城市调控自主权,优化房地产政策,稳定市场。 4. 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5. 建设配售型和租赁型保障性住房,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的住房问题。
1. 房地产行业在调整,稳定市场任务艰巨。 2. 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存量住房更新改造需求,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潜力和空间。 3. 政府出台政策措施,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1. 全国31省份312个地级以上城市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2. 白名单项目超6000个,其中民企及混企项目占比82%。 3. 2月底通过商业银行审批的贷款已超2000亿。 4. 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房企将依法破产或重组。
1. 发放总额:614亿元 2. 涉及项目:271个 3. 惠及居民:约36万户 4. 建设安置房:69.5万套
1. 自主买卖房屋可节省中介费,杭州买房至少省1.8万元,相当于一笔“年终奖”。 2. 杭州、武汉等地出现越来越多自主买卖房屋的案例。 3. 目前自主买卖房屋风险较多,包括物权、债权、款项支付、房屋过户等方面,建议利用政府提供的支持平台和服务规避风险。
1. 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近3亿,预计2035年将突破4亿,占比超30%。 2. 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GDP比重6%,预计2035年将达30万亿元,占GDP比重约10%。 3. 推进老年病专科建设,医护人员要求具备多种学科综合知识储备,成为“多面手”。 4. 建立老年友善医院需硬件、软件全面提升,如无障碍通道、绿色通道、预留号源、绿色导诊等。 5. 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适老化改造,可以探索将部分居家适老化产品和服务纳入长期护理保险范围。 6. 养老机构适老化升级需留住基层专业人才,完善薪酬评定调级机制,制定职称评定标准,出台激励办法。 7. 失能失智老人照护需多方责任共担,政府出台政策引导,社会提供专业服务,家属承担相应费用。 8. 建立老年旅游“绿色通道”,免除预约制度,设置老年游客专门入场通道。 9. 发展银发健康管理、银发教育等适老业态,满足老年人运动保健、老年教培等方面需求。
1. 13家房地产企业60个项目参与"换新购"活动。 2. 8家中介机构参与活动,提供专属佣金优惠。 3. 购房者享受优先出售二手房、优先购买商品房、定金保障等权利。 4. 未能出售旧房或商品房被第三方购买时,购房者享有优先购买权,开发企业无条件退还定金。 5. 优先锁房缴纳的定金将进入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确保资金安全。 6. 购房者可享受更低的折扣优惠。
1. 启动新一轮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原因:保障性住房建设相对滞后,在住房供给中占比偏低,不能满足需求。 2. 新住房保障体系分为:配租型(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 3.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按保本微利原则配售、实施严格封闭管理、不得上市交易。 4.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主要针对:住房有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及城市需要引进的科技人员、教师、医护人员等。 5. 多地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广州筹建1万套、杭州筹建6000套、西安拟启动建设1.2万套。 6. 保障性住房有利于:降低购房焦虑、促进住房消费平衡发展、激发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1. 建议设立预售资金保险机制,每年提取约100亿元预售保险基金。 2. 允许房企依法使用约1万亿元预售监管账户资金。 3. 预售保险基金可先行赔付房企烂尾楼动用资金。 4. 3年期限内预售保险基金提取总额约为300亿元。
1. 2024年GDP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 2. 房地产行业需发力三大方向:标本兼治化解风险、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3. 化解房地产风险通过多种工具改善融资环境,截至2月28日,全国276个城市已提出房地产项目约6000个,已审批贷款超2000亿元。 4.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涉及预售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租购并举以及土地管理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