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RC外部版V3.1
大数据优选每日重点财经资讯
共 411 篇文章

标签:工程机械 第15页

人形机器人市场蓬勃发展,销量增长94%,预计2035年达到1540亿美元,目前仍面临技术挑战。

1. 特斯拉Optimus正在特斯拉工厂分拣电池,其手部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达到22个自由度。 2. 国内人形机器人公司优必选已发布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并在蔚来的汽车工厂执行质检、贴车标等任务。 3.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的“天工”是全球首个纯电驱拟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能以6公里/小时速度稳定奔跑。 4. 高盛预测,人形机器人2025年至2035年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达94%,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1540亿美元。 5. 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医疗、家政、农业、物流等重点行业应用落地,到2025年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 6. 2023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增长至39.1亿元,同比增长85.7%;预计2026年将突破200亿元。 7. 人形机器人距离进入日常生活仍有距离,仍面临感知复杂环境、自然语言交流等技术挑战。

掘爆机试验证明超前预裂处理可提升超硬岩掘进效率30%,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1. 掘爆机试验装备完成3种工况下掘进试验,超硬岩地质条件下超前预裂处理后空心刀盘掘进效率提升30%。 2. 掘爆机是隧道掘进领域原创性技术成果,将传统钻爆法与TBM掘进相结合,拥有多种掘进模式。 3. 掘爆机未来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大型水利、矿山、公路、铁路等建设领域,有望为世界长大隧道施工提供新方案。

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机械化和流转率,节约成本提高产量,中央财政补贴加大,新改建面积超1500万亩。

1. 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机械化水平及土地流转率提高,节本增效约500元/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约100公斤/亩。 2. 截止3月底,全国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约1000万亩,开工在建面积约4435万亩。 3. 中央财政将亩均补助标准由1300元提高到2400元,同时取消地方对产粮大县的资金配套要求。

2024年,中央将投资115亿元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700余个,重点投向欠发达和受灾地区,预计吸纳25万农村民众就地就业,发放劳务报酬约占投资的三分之一。

1. 中央下达2024年以工代赈专项投资115亿元。 2. 计划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700余个,吸收25万农村民众就地就业。 3. 中央资金主要投向832个脱贫县等欠发达地区,以及受灾较重地区。 4. 2024年,项目计划发放劳务报酬占中央投资的32%,吸纳25万农村民众参与。 5. 计划修建各类道路1.08万公里,开展农田整治15.48万亩,开挖供排水管网8.35万公里。

309.8公里通苏嘉甬高铁将建10座车站,跨越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其中浅滩区引桥桩基已完成948根。

1. 通苏嘉甬高铁全长约309.8公里,设站10座,设计时速350公里。 2.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全长29.2公里,采用时速350公里的双线无砟轨道设计。 3.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南岸浅滩区引桥桩基已完成948根,南航道桥桩基已完成62根。 4.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预计7月完成浅滩区引桥筑岛区4公里承台和墩身施工,10月完成与主墩连接的主栈桥施工。

特斯拉裁员专注FSD软件,在中国试测Robotaxi受监管限制,股价今年下跌30%。

1. 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裁员,All in自动驾驶技术FSD软件落地。 2. 马斯克在访问中国期间提出在中国测试FSD并将其部署在Robotaxi上,中国欢迎特斯拉进行测试。 3. 特斯拉FSD在中国全面推出仍受限于监管批准和数据传输问题。 4. 行业人士认为,特斯拉在中国部署FSD面临数据出境或部署大规模AI算力的挑战。 5. 特斯拉股价今年迄今累计下跌接近30%。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下调0.12%,对欧元等主要货币变动,对新兴市场货币升值。

1.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12个基点,至1美元兑人民币7.1028元。 2. 人民币兑欧元、英镑、瑞士法郎等主要货币汇率也有相应变动。 3. 人民币兑俄罗斯卢布、匈牙利福林、土耳其里拉等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升值。

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引领全球增长,通胀缓和但能源和食品价格居高,美联储加息放缓,欧元区增长低且加息落后于美联储。

1. 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GDP增长率领先全球 2. 中国GDP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高 3. 全球通胀有所缓解,但食品和能源价格仍保持高位 4. 美联储加息幅度比预期小,但市场仍面临不确定性 5. 欧元区经济增长低于预期,欧央行加息步伐低于美联储

首次全面普查揭示自然灾害风险格局,技术突破推动灾害防治创新应用。

1. 普查成果:首次全面摸清全国房屋建筑、灌木草木、公共服务设施、公路等空间信息,创造多个“首次”。 2. 评估与区划成果:明确全国高灾损区、高隐患区、高风险区,揭示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东高西低”格局。 3. 技术突破:首次开展灾害风险要素全链条普查,推进致灾数据和承灾体数据融合,统一技术体系开展风险评估区划。 4. 气象灾害新发现:北上台风引发的华北东北影响加大,极端降水南北并重,高温灾害增多增强,复合型低温灾害影响显著。 5. 林草灾害防治:建立森林火险预报模型,常态化排查火源风险,为防治区划和防火建设提供支撑。 6. 水旱灾害防治:完成水旱灾害风险等级划分,建成普查成果数据库,在防洪规划、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应用。 7. 普查成果应用:辅助国土空间规划风险防控,精准防治灾害,提升应急能力,建设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