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发改委估计,2023年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的设备更新需求年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
2. 2023年底,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汽车、家电更新换代也能创造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
3. 2009年至2011年,中央及地方财政补贴金额约375亿,以旧换新实现家电销量9248万台,销额达3420亿元。
4. 2023年3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提出,要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抓紧建立健全回收利用体系,促进废旧装备再制造,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1. 成都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2026年量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柔性面板生产基地。
2. 成都已形成9个国家级产业集群,2023年新增2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
3. 成都探索“建圈强链”发展路径,通过产业链融合和生态营造推动产业发展。
4. 成都未来医学城以“医教研产”融合为典范,吸引产业链企业聚集,打造医疗健康产业集群。
5. 成都华西医美健康城汇聚华西、华为等“链主”企业,打造数字健康产业园区。
6. 四川大学华西东部医院整合优势力量,构建“一体化创新发展体系”,高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7. 民航成都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和高校院所合作,汇聚领军人才,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8. 成都推出“科创贷”“人才贷”“成果贷”等一揽子科技金融贷款产品,赋能企业发展。
9. 成都经营主体总量近390万户,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
1. 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达102.3万件,占比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1/4。
2. 2022年高校发明专利实施率为16.9%,产业化率仅为3.9%。
3. 截至2024年底,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未转化有效专利将实现盘点全覆盖。
1.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已全面取消。
2. 目前,自由贸易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实现制造业清零。
3. 商务部将尽快修订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以实现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清零”。
1. 利用生成式AI技术,研究人员大幅降低了产生临床前候选化合物所需的时间和投入。
2. 英矽智能自主研发的Pharma.AI平台包含三大模块:生物学模块、化学模块和临床模块。
3. 在055候选分子发现中,研究人员利用生物学模块中的“靶点发现引擎”和自然语言处理模型确认了全新潜在靶点TNIK。
4. 从TNIK被提名为靶点到候选化合物INS018_055被提名,研究人员合成了不到80个化合物,前后用了18个月时间,花费仅260万美元。
5. 英矽智能的055研发过程展现出显著差异化临床潜力,该公司新药开发能力获得多个国内外药企的认同。
6. 目前AI制药主要在临床前研究阶段发挥优势,但对临床研究工作的加速能力并不明显。
7. AI赖以筛选和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方法论是大量学者多年的积累,如果数据不能及时共享,AI只能是“无米之炊”。
8. AI制药中的靶点选择和化合物确认需要生物学家和化学 家用人工方法进一步确证。
1.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通过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打破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2. 科技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推动产业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
4. 数字技术催生创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法,成为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的关键驱动力。
5.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效能、高创新、高价值的特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空间。
6. 建议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融合化集群化发展,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梯次发展体系。
1. 去年北京有64家医疗器械新企业申报了86个产品的首次注册,占受理总量的6.9%。
2. 北京市药监局印发《医疗器械创新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方案(2023-2025年)》,逐年提速审批时间。
3. 2023年北京市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中心完成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审评4567项,首次注册平均用时压缩至55个工作日。
4. 北京市药监局搭建了“北京市医疗器械审评咨询和预约系统”,企业可通过手机随时留言给审评员,5个工作日内收到回复。
5. 北京市药监局设立了三家“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为医疗器械研发、临床和生产提供全链条服务。
6. 北京市药监局推出了惠企政策“大礼包”,包括持续推进“药监政策进园区”、打造创新服务品牌、持续推动审评核查提质增效等措施。
1. 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导,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
2. 科技创新是我国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3. 国家批复了北京、上海等六个科技创新中心。
4. 北京人工智能产业核心产值有望突破2500亿元,成为全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领头羊。
5. 北京智源研究院牵头国家立项打造开源开放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体系。
6. 北京通用智能研究院正在研发由“价值驱动”的通用智能体。
7. 北京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人才超4万人,占全国的60%。
8. 北京已部署智能算力超过10000P。
9.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北京排在全球科技创新集群第四位。
1. 武昌区2023年GDP突破1800亿元。
2. 武昌区拥有25所高校院所,驻区两院院士达28位。
3. 武昌区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院士经济,加快建设智慧城区。
4. 武昌区将打造软件服务特色集聚区、北斗应用产业先行区。
5. 武昌区将培育碳产业,打造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聚区、国际健康油谷。
6. 武昌区将打造滨江商务区和武昌古城为核心的“一岸”区域。
7. 武昌区将打造武珞路文旅商贸带“横轴”和中南路中北路华中金融城“纵轴”为核心的“T轴”区域。
8. 武昌区将打造中科·武大智谷为核心的“一谷”区域。
9. 武昌区规划布局“一谷一廊多带”数创空间。
10. 武昌区已初步形成5G+北斗、应急+北斗、电力+北斗、人工智能+北斗、遥感+北斗等数字化行业应用。
11. 武昌区滨江数创走廊拥有超过100万方的产业空间。
1. 药品平均降幅50%,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降幅80%。
2. 累计节约医疗费用15.27亿元。
3. 申报挂网价格不得高于全国最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