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RC外部版V3.1
大数据优选每日重点财经资讯
共 157 篇文章

标签:化肥 第2页

中国经济稳步增长,生产供给和市场需求回升向好,制造业转型加快,投资结构优化,创新动能增强,经济回升有支撑,国际组织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1. 生产供给稳步增加,九成地区、八成行业、近六成产品同比增长。 2. 市场需求稳中有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增速加快。 3.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态势明显,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 4.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0%,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5%。 5. 经济回升向好有支撑,创新动能增强,国内需求有望继续恢复,宏观政策效力持续显现。 6. 世界银行上调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至4.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5%。

湖北宜昌磷矿区矿产储量丰富,拥有远安磷矿和宜安麻坪磷矿,年采矿规模达400万吨,技术先进,综合利用率高。

1. 宜安麻坪磷矿设计采矿规模400万吨/年,服务年限53年。 2. 湖北远安磷矿保有量约16.8亿吨,占全国6.4%,回采率79%,高于国家标准7个百分点。 3. 宜昌磷矿首家采用斜井胶带和架空乘人装置系统的是苏家坡磷矿,绿化覆盖率达到100%。 4. 远安正建设光电选矿项目,提升磷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5. 远安首座电动重卡充换电站投用,首批50辆新能源换电重卡将用于矿石运输。 6. 湖北吉星化工集团年研发投入2800万元,产品涵盖黄磷、次磷酸钠等,出口占比20%。 7. 远安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新建湖北省第一条百万吨级磷石膏循环利用生产线。

国资委启动24个创新联合体建设,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创新合作。

1. 国资委启动第三批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共21家中央企业牵头建设24个联合体。 2. 新建的联合体主要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包括工业软件、工业母机、算力网络、新能源等。 3. 创新联合体旨在完善产业创新组织机制,带动高校院所、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参与。

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提高效率数倍,专利授权286件,激发产学研合作。

1. 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可将化学反应效率提高数倍,解决高能耗、高风险等问题。 2. 研究院与南京大学约定,研究院每年将部分营业额上交南京大学作为专利使用费,极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动力。 3. 研究院已在炼油石化、精细化工等领域落地20余个项目,获得了286件专利授权。 4. 研究院倡导联合攻关模式,整合院内外项目资源,推动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成果与产业需求对接。 5. 目前,研究院内部已经立项了十几个研究课题,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相关企业。

甘肃省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新能源发展领先全国。

1. 甘肃省每年实施300个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项目,提升产业层级和发展能级。 2. 甘肃省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5年保持在6%以上。 3. 甘肃省新能源装机总量超过560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比重超过60%,居全国第2位。

宁波舟山港前5个月货物吞吐量增长5.5%,5月份集装箱吞吐量增长9.7%,开通中国海湾快递直达航线,混配矿业务量增长65.2%。

1. 宁波舟山港前5个月货物吞吐量5.93亿吨,同比增长5.5%。 2. 5月份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3.7%。 3. 5月份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9.7%。 4. 宁波舟山港开通至迪拜杰贝阿里的中国海湾快递(CGE)直达航线。 5. 宁波舟山港5月份混配矿业务量同比增长65.2%。

全国夏播过半,河南严旱,安徽防旱,全国已抗旱浇水1.1亿亩次。

1. 全国夏播已过半。 2. 河南16个地市气象干旱达重旱等级以上。 3. 河南已组织工作组指导农户科学浇灌抗旱。 4. 安徽投入大马力抽水机提高水稻栽插效率。 5. 安徽对沿淮淮北地区部署防旱重点工作。 6. 农业专家建议采取一系列抗旱措施。 7. 农业农村部制定抗旱保播技术意见,派出工作组前往主产区。 8. 全国已开展抗旱浇水1.1亿亩次。 9. 农业农村部对7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污泥处理示范项目年处理15.9万吨污泥,常州电厂实现超低排放废水零排放,超低排放煤电机组占比达94%,电力烟尘等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

1. 污泥耦合处置示范项目每年可处理污泥达15.9万吨; 2. 我国2024年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将分别降低约2.5%和3.9%; 3. 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达到约20%; 4. 常州电厂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实现超低排放并废水零排放; 5. 常州电厂污泥处置项目解决了常州市约30%的污泥处置需求; 6. 泰州电厂世界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节煤减排效率突出; 7. 全国超低排放煤电机组占比达94%; 8. 全国电力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持续下降。

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目标是“真、准、全、快、新”,现有监测点位3.3万个,将“两步走”建设完善,布局合理、精准科学、发现问题洞察规律。

1. 国家直接监测的各类环境监测点位:3.3万个 2. 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目标: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 3. 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 “两步走”: - 第一步(未来五年):重大进展,实施“四大工程” - 第二步(2035年前):基本建成,达世界先进水平 4. 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特点: - 一是布局合理、要素全面 - 二是精准科学、运行高效 - 三是制度健全、监管有序 - 四是发现问题、洞察规律 - 五是创新科技、培养人才 5. 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抓手: - 制定《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要点(省域)》 - 鼓励先进地区先行先试,引导落后地区补齐短板 - 结合美丽中国建设重点任务,制定科学监测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