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RC外部版V3.1
大数据优选每日重点财经资讯
共 111 篇文章

标签:化学原料 第11页

2030年绿色工厂产值将超制造业总产值40%,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升级,融合数字化和绿色化。

1. 到2030年,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将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 2. 推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替代绿氢、低(无)挥发性有机物等原料。 3. 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融合,开发绿色低碳领域的专用软件和工业APP等。

2月PMI指数显示,非制造业扩张,制造业萎缩,总体经济持平。

1. 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2. 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4%,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 3.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9%,与上月持平。

中央推动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积极指导地方探索核算,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林草局持续优化基础和林权制度。

1. 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的目标任务。 2. 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试行)》等政策文件,积极指导地方开展实践探索。 3. 自然资源部将从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等方面持续优化自然资源基础。 4.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拓宽林权利用功能,培育绿色富民产业。

截至去年底,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覆盖97.7%人口,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长1336万、566万、1054万人。

1. 截至去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13.79亿人,覆盖97.7%的人口。 2. 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同比增加1336万人、566万人、1054万人。 3. 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9.9%以上。 4.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今年将加大民生投入,加快补齐社会保障短板,继续落实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等帮扶政策。 5. 国家医保局将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更精准减轻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6.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并持续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支持困难省份养老金发放。 7. 国家医保局将推动集采“扩围提质”,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采,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至少达到500个。

UCG试验获重大突破,实现煤气和天然气同时开采,空气煤气热值达国内外领先水平,首次构建超大型无井式地下气化炉。

1. UCG试验实现煤层中天然气和煤气的同时开采,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 2. UCG试验成功突破了一次性点火限制,奠定煤炭地下气化大规模产业化示范基础。 3. 超千米煤层原位气化技术突破在国内首次实现。 4. 超大型无井式地下气化炉构建在国内首次完成。 5. UCG试验空气煤气热值超过每立方米2500千卡,最高突破每立方米4000千卡,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覆盖51亿吨年排放量,截至2023年底累计成交4.4亿吨,成交额249亿元,参与交易企业比例上升约50%。

1.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 2. 截至2023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达到4.4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 3. 第二个履约周期(2021年至2022年)成交额比第一个履约周期(2019年至2020年)增长89%。 4. 企业参与交易的积极性明显提升,第二个履约周期参与交易的企业占总数的82%,较第一个履约周期上涨了近50%。 5.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框架体系。 6.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基本形成。 7. 我国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重点行业。

中国碳市场已为逾51亿吨排放量定价,正逐步扩大行业、品种、主体和方式,强化法律责任,争创高质量碳市场。

1. 中国碳市场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组成,两个碳市场既各有侧重、独立运行,又互补衔接、互联互通,共同构成了全国碳市场体系。 2.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选择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2021年7月正式开市,目前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 3. 碳市场形成的碳价,为开展气候投融资、碳资产管理等碳定价活动锚定了基准价格参考,以碳市场为核心的中国碳定价机制逐步形成,促进了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低碳化。 4. 免费分配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碳配额分配方式将逐步推行,适当引入有偿分配并逐步提高有偿分配比例。 5. 将建立市场稳定机制,平衡市场供需,防止碳价格失控等市场风险。 6. 将优化配额分配方式,逐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不断丰富交易品种、交易主体、交易方式,激发市场活力。 7. 在强化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方面,《条例》作出了明确规定,对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活动的各类主体规定了明确的违法情形和严格的法律责任。 8. 在打击碳排放数据造假,遏制虚报瞒报碳排放数据等行为方面,《条例》可总结为“严控、严查、严罚”。 9. 中国碳市场数据质量随着《条例》的贯彻落实,将在第二个履约周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研究机构预测2024年企业生成式AI应用爆发,中国学者认为制造业是AI大模型应用主战场,AI大模型已在各行各业应用,帮助机器快速准确地检测产品,中国场景优势明显,落地挑战仍多,引发数据保护关注。

1. 研究机构和媒体预测,2024年将迎来企业生成式AI应用的爆发。 2. 中国学者专家认为,制造业是AI大模型应用的主战场,是打造全球制造业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 3. AI大模型已经在各行各业落子不断,如DeepMind开发的AlphaFold2模型几乎预测了所有的蛋白质结构。 4.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帮助机器快速、准确地检测产品,在减少人工质检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方面的作用显著。 5. 中国拥有场景众多的优势,如百度推出的智能云开物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积累4万多个工业模型和智能应用。 6. 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落地还面临很多挑战。 7. 大模型与工业、制造业的融合,引发对数据保护的关注。

太原市将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施双碳战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1. 太原市将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统领,科学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2. 太原市计划围绕"水系统韧性不足、大气环境污染和能源转型进程较缓"问题,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科学研究,攻克一批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关键核心技术。 3. 太原市目前有5所高校院所68个科研团队和初创企业入驻"晋创谷·太原"。 4. 太原市计划推进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相关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在双碳领域开展交流合作。

2022年1-11月我国外资再创新高,高技术产业成吸资主力,外资政策效果将继续释放红利。

1. 2022年1-11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达到1.16万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2. 今年1-11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万家,同比增长36.2%。 3. 今年1-11月,高技术产业引资规模达到3866.5亿元,占全国吸引外资比重为37.2%。 4. 随着已出台外资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中国市场对外资的“磁吸力”将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