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启动百亿科创接力基金,促进科技、金融、产业循环,规模超140亿元,已投资超2000家企业。
1. 100亿元科创接力基金启动。 2. S基金具备期限短、回报快的优势。 3. S基金可促进科技、金融与产业资本畅通循环。 4. 上海科创接力一期创投类S基金规模为15亿元。 5. 上海科创基金管理规模超140亿元。 6. 上海科创基金已投资子基金超过90支,投资组合企业超过2000家。 7. 百亿科创接力基金启动后,上海科创基金将持续强化产品组合协同联动。
1. 100亿元科创接力基金启动。 2. S基金具备期限短、回报快的优势。 3. S基金可促进科技、金融与产业资本畅通循环。 4. 上海科创接力一期创投类S基金规模为15亿元。 5. 上海科创基金管理规模超140亿元。 6. 上海科创基金已投资子基金超过90支,投资组合企业超过2000家。 7. 百亿科创接力基金启动后,上海科创基金将持续强化产品组合协同联动。
1. 中国从主要依靠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的生产力模式转型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生产力模式。 2. 中国“新三样”外贸畅销海外。 3. 中国新质生产力已在某些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4. 商业航天在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5. 中国在轨的商业卫星超过350颗,应用于通信、遥感、导航等多个领域。
1. 2027年,初步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2. 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3. 推动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支撑。 4. 加快推动中关村建设成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跃升的主阵地。 5. 到2035年,中关村的影响力、竞争力、引领力全球领先。
1. 截至3月底,全国已建5G基站364.7万个,5G用户普及率超60%。 2. 5G应用已融入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在工业等重点领域大规模推广,“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1万个。 3. 5G技术助力煤矿建成少人或无人工作面,实现智能化运行,解放煤矿工人。 4. 5G-A将为5G在个人和行业应用发展定义新目标、提供新能力。 5. 5G-A支持海量数据传输,帮助无人车快速迭代升级驾驶模式和模型。 6. 工信部将加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推进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
1. 上海浦东发布中小企业ESG建设的“碳流量表”和“碳台账评价体系”。 2. “碳流量表”可将中小企业的碳排放行为和绿色投入规模量化为一张“财务报表”。 3. 中小企业双碳服务体系包括碳关税服务、碳足迹服务、碳信用服务、ESG服务等内容。 4. 2023年以来,浦东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13家,市级示范单位18家,零碳创建标杆单位6家。
1. 今年“五一”小长假,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逾2700万人次。 2. 今年以来,长三角铁路客流同比增幅超两成,预计“五一”将进一步激发跨省中长途旅行热情。 3. “五一”客流以旅游、探亲为主,出行范围广、高峰时间长、日均客流大。 4. 铁路部门计划增开192.5对旅客列车,其中夜间动车组列车133对。
1. 全国170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已盘点出91.4万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63.6万件。 2. 盘点后经过评估审核进入转化资源库的专利已有67.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50.6万件,自评转化前景较好的发明专利占30.4%。 3. 一季度高校和科研机构新增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占比71.9%,高于2023年2.3个百分点。
1. 农业农村部撤销向日葵、黄瓜、甜瓜、油菜等问题品种312个。 2. "仿种子"是指对某品种或亲本进行简单修饰培育出的新品种。 3.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旨在加快高产、优质、特色、专用新品种推广应用。 4. 大量"仿种子"占据市场,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中国的种业创新。 5. 业内人士指出,换名重复登记、侵权登记等问题严重侵害原始创新者利益。 6. 农业农村部已陆续发布六批撤销登记品种公告,完成向日葵"仿种子"清理。 7. 黄瓜、甜瓜等登记作物问题品种清理工作正在开展中。 8. 种子市场得到持续净化,有力维护了保护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9. 原创食葵种子的市场占有率恢复增长到40%以上。 10. 食葵品种亩产和收益较清理前提高10%以上。
1. 东方物探277队在新疆准噶尔盆地推进三维油气勘探作业,使用高精度可控震源车和G3i采集仪器获取地下油气信息。 2. 东方物探自主研发的GeoEast软件具有全场景、多波场、高精度处理功能,为油气发现和增储上产提供支撑。 3. 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车和超大道数地震仪器等自主创新装备提升了勘探精度和效率。 4. 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陆上“宽频、宽方位、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在国内外广泛应用。 5. 东方物探走出国门,为全球物探提供中国技术和方案,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运作物探项目300余个,服务300多家石油公司。
1. 国家设立未来产业处,将未来产业纳入国家产业布局规划。 2. 未来产业特点:技术密集、价值高端、前景广阔。 3. 基础研究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础,应加强原创性、颠覆性底层技术的研究。 4. 创造丰富的应用场景是关键,应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设施。 5. 未来产业应生态友好,为解决能源资源约束问题提供方案。 6. 创新体制机制是保障,应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统筹。 7. 培育人才和企业是基础支撑,应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创新主体。 8. 政府与市场共同培育未来产业,重点支持战略性项目、构建创新平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9. 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聚焦优势领域,推动新产业、新模式发展。 10. 国家层面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打造创新生态圈、形成产业集群。 11. 重视未来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促进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