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行业迎来重大进展,首艘自主研发的大型出口客滚船“GNV·北极星”号,以及多个大型邮轮、渔业养殖船和海洋工程船相继交付。这些船舶展示了中国在船舶设计和建造领域的技术进步,标志着中国船舶业向高端市场迈进,促进海洋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
《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提出建设世界级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高端船舶、海洋装备及智能机器人,提升航运服务业竞争力,实现绿色转型。计划到2030年,产业增加值超450亿元,2035年超700亿元...
全球新船订单量在2025年5月降至近四年来最低,仅为71艘,较去年同期减少55%。尽管市场低迷,中国船厂依然在全球占据49%的市场份额,领先于韩国等其他造船国。预计2025年全球新船订单量将较去年减少20%-25%,美国对中国船舶业的政策限...
我国造船产业在2025年1-4月的新接订单量占全球市场第一,全球船厂产能紧平衡,预计造船业景气周期将持续下去。 我国造船产业在全球市场上保持领先,新接订单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第一,许多船企订单已排至2029年,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韧性与持续的景气周...
中国船舶(600150.SH)在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其手持订单已排期至2029年,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目标为805亿元。公司与中国重工的吸收合并正在推进,旨在整合资源,提升竞争力。2025年一季度,中国船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
2025年4月,中国的新船订单量突破韩国,成为全球首位,市场份额达到57.8%。这一变化源于美国限制措施的松动,促使国际航运公司重返中国造船市场。当前,中国手持订单量为3501艘,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显示出中国造船业的综合性价比和技术优势正...
2025年4月,中国新船订单量超越韩国,重返全球第一。根据统计,中国获得54艘新船订单,市场份额达57.8%,韩国次之为41艘和38%。受美国301调查影响,国际船东曾转向韩国,但政策松动后,订单重回中国。整体来看,中国手持订单数达到350...
根据克拉克森研究公司数据,中国船企在2025年4月新接订单量重返全球第一,承接51艘、251万修正总吨的新船订单,占全球市场约69%。相较于韩国船企,中国在订单数量和质量上均实现超越。美国对中国造船行业的限制措施有所松口,促使国际船东重新回...
江苏省船舶海工产业强劲发展,2024年全省船舶出口增幅达59%,交付期已排至2030年。新时代造船预期2025年交船30艘,抢抓行业高景气机遇,公司订单量和交付数量均位居国内前列。 江苏造船业持续增长,2024年出口船舶1042.2亿元,同...
2024年,江苏省船舶出口量突破1000亿元,成为全国首位,较去年增长59%。船厂在绿色、数字和智能化转型中不断创新,推动液态货船、集装箱船及散货船的出口。南京海关积极支持船舶制造,助力行业向绿色环保目标持续发展。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