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第二届联合国地信周于10月22日在浙江湖州德清开幕,预计2025年度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将达到近万亿元。强调将地理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提升数据处理和分析服务的智能化。推动全球地理信息技术合作,特别是支持发展中国家的能力提升。事项包括加强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先开放与民生相关的数据资源。
线索:
此声明指向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市场的积极影响,并创建了多个潜在的投资机会。首先,企业可以探索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结合的地理信息解决方案。其次,投资于地理信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将能够受益于政策支持的开放数据资源。此外,发展中国家对技术支持的需求会催生出更多的市场合作和投资空间,同时也需要注意于数据安全和合规性带来的投资风险。
正文:
第二届联合国地信周于10月22日在浙江湖州德清开幕。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表示,预计到2025年度,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的总产值将增至近万亿元。为了更好地造福全球,孙书贤表示 encourage 的将地理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并推动数据处理、分析和应用服务的智能化升级。这将显著提升地理信息的精准感知能力、智能研判能力和循证决策能力,也将为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新增长点。
孙书贤还强调,加强全球地理信息前沿技术和工具的合作研究,尤其支持发展中国家提升人工智能与地理信息的融合应用能力,以确保在新一轮科技发展浪潮中,不让任何人掉队。此外,他提到需要加强时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夯实数据资源的基底,并优先推动与民生紧密相关的社会需求迫切的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同时鼓励社会数据的合规高效流通,以激发市场的创新活力。
发布时间:
10月22日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