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我国人口总量总体稳定,城镇化率达到67.00%,东部地区常住人口占全国40.32%。2024年末,城镇人口达到94350万人。
线索:
人口流动的趋势提供了在城镇化进程中投资的机会,尤其是中西部及东部城市的发展潜力。同时,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也可能带来资源竞争、社会服务压力增加等风险。
正文: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十四五”以来社会民生统计报告》显示,人口总量总体保持稳定,居民收支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根据报告,目前我国的城镇人口达到94350万人,城镇化率为67.00%,比2020年提高了3.11个百分点,标志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三分之二,意味着每三个人中就有两个居住在城镇。
东部地区的常住人口为5670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0.32%,相比2020年的数据增加了0.30个百分点。未来城镇化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是人多的乡村地区是挖潜的重点。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较晚,但一些地区已出现快速增长。2024年,10个省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超过1个百分点,其中大部分位于中西部地区。
在东部沿海地区,广东省的常住人口增加至12780万人,位居全国第一,浙江省则增加了43万人。杭州自2020年以来的人口增量达到68.8万人,其发展得益于互联网产业的崛起和向产业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拓展。
此外,合肥的人口增量超过60万人,并成为沿长三角地区第四个常住人口突破千万的城市。贵阳的常住人口增量也达到61.55万人,增幅居于全国第一。这些城市因产业发展吸引了大量人才,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发布时间:
无明确发布日期。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