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5年来银行业和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
线索:
通过有效的信贷和资金投入,银行业和保险业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重点领域融资增长显著,科技贷款和基础设施贷款都有很大增幅。同时,金融监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了整个行业的稳健发展和风险控制,给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但也需要注意行业整合带来的潜在风险。
正文:
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过去五年中,银行业和保险业通过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新增资金170万亿元,表现出融资主渠道的有效作用。科研技术和基础设施贷款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7.2%和10.1%,这在相对稳定的金融环境中显著提升了融资可行性。
目前,银行业和保险业的总资产已超过500万亿元,过去五年中平均增长了9%。在国际上,我国的金融市场地位愈发稳固,成为全球最大信贷市场和第二大保险市场。李云泽指出,随着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提升至36万亿元,利率也降低了2个百分点,展现出普惠金融的发展成效。
针对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李云泽强调,监管指标始终处于“健康区间”,不良贷款、资本充足率等主要监管指标均有所提升。此外,金融监管总局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针对高风险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稳妥的处置措施,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在房地产融资方面,金融监管总局通过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和推出“白名单”项目,为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提供了超过7万亿元的支持。同时,对于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监管总局已制定了无还本续贷政策,覆盖的贷款额度达9.4万亿元,切实缓解资金紧张问题。
李云泽还介绍了针对金融乱象的整治工作,涵盖了对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的治理,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严厉处罚,确保了金融市场的健康运作。此外,金融监管总局五年来发布了171件各类规制,构建起一个系统性和针对性的金融监管框架。
发布时间:
2025年9月22日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