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中国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的实施首次在七夕节引发了多个城市结婚登记量的激增,尤其上海登记量创近10年新高。
线索:
此次政策改变可能会吸引更多年轻人登记结婚,有助于缓解中国面临的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可能引发婚庆行业和相关产业的投资机会。然而,长期的生育下降趋势仍然存在,政策效果如何仍需观察,包含潜在的风险。
正文:
在中国,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实施后的首个七夕节,多地结婚登记量显著增加。8月29日,作为传统七夕节,当天上海的结婚登记记录达到近10年来的新高,有2310对新人完成登记。其中,1130对新人是根据全国通办新政策在上海登记的。
在湖南省长沙市,该市当天登记结婚的新人数为1925对,同比增加了近一倍。辽宁省当天登记的新人更达到4109对,同比增长了178%。同样在北京,北京市的婚姻登记预约量接近4000对,其中东城区预约量超过260对。这意味着,今年的七夕登记数量较往年翻了数倍。为了应对激增的登记需求,市婚姻登记事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提前上班迎接新人。
此外,广东省当天办理了10558对结婚登记,其中2452对是通过“全国通办”进行的。江苏省记录到9330对新人登记,其中1637对是跨省结婚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近年来一直面临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自2013年以来,结婚登记人数不断减少,去年更是降至45年来的新低。为应对这一趋势,官方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婚育,包括提升婚姻登记的便利性。自今年5月10日起,新人登记结婚时不再需要户口本,且全国范围内均可进行登记,这为长期在非户籍地工作的群体提供了便利。
发布时间:
无明确发布时间信息。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