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截至202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79.7%。60岁及以上银发网民达1.61亿人,农村网民达3.22亿人。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备案达到346款,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突破7000亿元,并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率。
线索:
随着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和普及率的提升,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为各大企业提供广泛的投资机会。例如,针对老年群体的数字化服务和乡村数字化发展都预示着巨大市场潜力。尤其是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和银发经济的快速崛起,可能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带来新的机会。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迅速增长和其在多个行业的应用,表明人工智能领域将存在广阔的投资前景。风险方面,市场竞争加剧,技术更新迅速,以及政策调控的变动,都可能影响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经营成果。
正文: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7月21日在京发布了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指出,截至202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在“十四五”期间,我国互联网建设显著提升,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布局加速,互联网基础资源不断丰富,进一步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与普及。
截至6月,银发网民规模为1.61亿人,农村网民规模为3.22亿人,这些群体的稳定增长显然是互联网普及的一个重要标志。政府加大了对老年群体的重视和支持,推动各种政策促进银发经济的增长。而乡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69.2%,较去年有所提升,显示出乡村数字化转型的成效显著。
数字文娱方面,2025年上半年,网络文学和网络游戏出海的热度不断攀升。网络文学的出口市场超过50亿元,参与的海外网络作家已达46万人。网络游戏产业也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迎来空前发展机会,整体将带动文旅市场的新活力。
在人工智能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在上半年数量迅猛增长,相关技术从研发到应用的进程加速,特别是在回答问题的用户使用率达80.9%。预计到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超过7000亿元,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发布时间:
2025年7月21日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