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居民医保当期结余519.42亿元,相较于上年增加了400多亿元,参保人数稳固在95%;医保基金总支出增速5.5%。异地就医人次为3.97亿,增长63.2%。
线索:
居民医保金状况显著改善,但异地就医的快速增长带来医保基金流出压力,需关注调整报销比例及监控医疗费用的问题。2024年住院率数据不再公开,可能影响,对医疗资源的扩张和监管等方面也需保持警惕。
正文:
随着异地就医的人次迅速增加,异地就医结算费用逐年上升。国家医保局于7月14日发布的《2024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透露了多项鼓舞人心的数据。居民医保结余达到519.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了400多亿元,尽管参保人数略有减少,但参保率依然稳在95%。医保基金总支出的增速下降至5.5%,而去年为14.7%。这表明,2024年的医保资金筹集稳健,支出速度放缓。
但细节中也隐含着需关注的问题,比如2023年住院率首次突破20%后,2024年公报却没有公布相应数字。数据表明,2024年住院率仍小幅上涨,但涨幅低于2023年,且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势头已松缓”。
异地就医人次及费用的上涨也引起了广泛关注,2024年异地就医总人次达到3.97亿,较上年增加了63.2%。此外,异地就医的总费用为7867.74亿元,增加10.6%。改革与监管的成效是否会改善医保基金的状况,值得观察。
2023年居民医保结余降至历史低点,仅112.06亿元,引发了对于医保赤字风险的担忧。然而,2024年遇到了转机,居民医保一改之前连续五年的亏损,结余增长显著。
居民医保当期结余显著增加的背后,存在着多重因素的作用。2024年对于医保欺诈骗保行为监管更为严厉,从而追回了部分医保资金,同时地方医保局的赤字预算被纳入了不再接受的范围。
然而,一些城市仍旧存在医保赤字情况,这显示出新规下的落地仍有挑战。总体来看,医保基金的稳健运行与参保人数和收入稳定密不可分,2024年全国医保参保人数为13.27亿人,尽管有所下降,但基本医保的参保率依旧保持在95%。
2024年全国医保基金总收入为34913.37亿元,增速为4.2%,而支出为29764.03亿元,增速为5.5%。尽管医保收入和支出的增速均有所放缓,依然显示出根据基本原则制定的收支匹配关系。
另外,住院率数据未再披露,2024年住院率继续小幅上涨。业内人士认为,住院率的增加源于医院床位过剩及医疗资源的扩张。
2024年医保基金总支出的增速显著下降,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医药总费用增长均在3%上下,相较于2023年高达20%的增速降幅明显。异地就医带来的便利和相应的医保基金流出压力及医疗费用压力的平衡亟待处理。
从全国医保总支出的各项支出中,医疗费用的控制面临诸多挑战,尤其在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方面居高不下,未来的政策调整及管理方式仍需创新。
发布时间:
None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