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外卖市场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单,日活跃用户超2亿。
线索:
阿里在短期内强化了对即时零售的战略关注,可能会改变行业竞争格局。随着京东的进入,阿里或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同时也可能带来全新的投资机会和风险。外卖补贴能否维持,用户粘性如何保持也是关键问题。
正文:
三个多月前,京东进入外卖市场,引发了外卖大战的再次升级。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从京东转移到了淘宝闪购。淘宝闪购与美团外卖的相关话题再度成为热门,用户纷纷分享新一轮的外卖补贴战绩,涵盖低价和免单的饮品。
这一热潮背后,是阿里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强势出击。自5月份起,淘宝将“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并通过与饿了么的合作推出了多项补贴活动。进入7月,淘宝闪购的500亿补贴计划启动,使外卖大战达到白热化阶段。
当淘宝闪购首次在淘宝App主页推出时,外界对于阿里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决心存在诸多疑虑,但如今阿里的战略投入力度远超预期。自上线以来,淘宝闪购的订单量不断攀升,近期马云亲自参与管理,暗示阿里重新回归了进攻模式。
即时零售大战不仅仅是外卖问题,更关乎用户的消费习惯、线下商家的数字化连接,以及未来“万物到家”生态的构建。阿里正在主动出击,试图重新获得即时零售领域的主导权。
回顾阿里在即时零售上的表现,从未视之为核心战场,其内部业务各自为政,缺乏有效整合,导致快速反应能力不足。过去十年,阿里的即时零售战略经历多次调整,频繁组织变动使得战略缺乏连续性。
自2024年起,阿里在即时零售领域逐渐流量扶持不足,相比京东和美团,依然没有将即时零售作为战略重点。由于用户习惯偏向于传统电商的三日达,阿里的即时性认知相对薄弱。
随着京东外卖的崛起,阿里的注意力迅速转向即时零售,特别是在消费需求升级和供应链效率提升的背景下。消费者日益倾向于即时配送,外卖大战变得愈发重要。
阿里历史上的每一次突破都伴随着资源的整合。2023年下半年,饿了么与飞猪被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实现三方资源整合。淘宝闪购在短期内实现了日订单突破8000万,借助饿了么的商家资源,实现了显著增长。
自7月起,阿里推出500亿的补贴计划,采用“平台直补+商家让利”的方式以吸引用户。补贴大战引发外卖市场订单量急剧增长,淘宝闪购的成功展示了阿里的重返市场的决心。
然而,专家指出当前订单量的增长主要依赖于补贴,补贴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持续的补贴可能会对平台的现金流和利润产生压力,一旦补贴结束,用户的复购和粘性恐难以维持。
长期来看,阿里需重新定义其即时零售战略,更加注重供应链效率和用户满意度。通过整合资源与提升服务质量,阿里期望不仅在订单量上取得成功,更希望在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6日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