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 制造业特色产业园发展规划(2025—2030年)将推动全市特色产业园实现营业收入突破1.5万亿;
– 特色产业集聚度达到80%以上;
– 每个园区形成“一家运营公司+一支产业基金+一批专业平台+一批应用场景”的运营模式;
– 目标在2030年建成12个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优产业市级制造业特色产业园。
线索:
– 该计划将推动制造业向现代化、专业化拓展,并按“6+9+10”布局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 可能的投资机会包括:相关设备、技术服务、企业孵化及运营服务等;
– 投资风险在于政策执行力度、市场反应及经济大环境的不确定性。
正文:
成都市为推动制造业“园中园”现代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市经信局市新经济近日印发了《成都市制造业特色产业园发展规划(2025—2030年)》。该规划旨在构建“搬不走的产业生态”,通过明确四至边界,推进某一产业细分领域的集聚与发展。
到2030年底,规划设定特色产业营业收入将突破1.5万亿,特色产业集聚度超过8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达到60%。每个园区将形成“一家运营公司+一支产业基金+一批专业平台+一批应用场景”的管理模式,从而提升行业影响力。
规划按照全市统筹布局,围绕“6+9+10”现代化工业体系,差异化布局产业承载地,推动招商、研发、人才及政策向特色产业园集中,预计将认定一批市级特色产业园,力求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具体布局包括城市新区、中心城区和县市新城,鼓励高科技制造业及传统产业的创新和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到2030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优、新兴、未来产业市级制造业特色产业园超过30个。
为实现“立园满园”目标,规划中提出五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引导特色化发展、提升园区运营管理水平、推动智慧绿色发展、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及鼓励产城融合。
规划展现了特色产业园发展的愿景,通过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力求实现园区的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效益发展。
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6日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