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ai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0.宏观 » 国内宏观

全国碳市场运行四年 总成交额达462.49亿元

2025-07-17

数据:

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462.49亿元,累计成交量达6.73亿吨,碳配额(CEA)平均收盘价72.98元/吨,预计2025年扩展的行业涵盖1500家企业,年覆盖排放量约80亿吨。

线索:

全国碳市场在经历了四年的发展后,正在面临价格波动与行业布局扩展的双重挑战。短期内价格压力可能存在,而中期价格有望恢复。此外,行业扩围可能会提升市场活力,带来多样化投资机会。

正文: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7月15日迎来了运行四周年。迄今为止,该市场的碳配额(CEA)累计成交量达6.73亿吨,总成交额为462.49亿元。自2021年7月16日启动以来,全国碳市场共经历了965个交易日,CEA目前的平均收盘价为72.98元/吨,而在2024年11月,价格一度突破105元/吨,较启动时的48元/吨实现了翻倍。

碳市场的碳价自启动以来持续上涨,根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提供的数据,过去四个周期的CEA平均收盘价分别为52.84元/吨、57.05元/吨、80.08元/吨和89.06元/吨。然而,在今年全国碳市场的价格略有下滑,5月时最低降至70元/吨以下。目前碳价维持在每吨70元至80元的区间,并且自去年高点已有超过30%的下跌。

建信期货分析认为,碳价格在短期内会因供需阶段的错配而承压,但随着履约期临近,价格有望在成交量的推动下保持稳定。中期内,随着基准值及修正系数的收紧,以及配额发放机制的不断完善,碳市场价格虽会回落,仍预期会有阶段性反弹,并继续保持平稳运行。

此外,过去一年全国碳市场在交易机制及行业覆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上海环交所宣布启用单向竞价交易方式,这一机制旨在提高市场的活力并完善碳价形成机制,促进碳配额的有效流动。

行业扩围是全国碳市场日前的一项重大变革。2025年3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新的工作方案,要求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钢铁、水泥和铝冶炼行业企业加入该市场。预期涉及约1500家企业,年覆盖排放量将在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整体年覆盖排放量将达到80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将从40%提升至60%以上。行业扩容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推动碳市场的深入发展。

发布时间:

None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3.1 W

文章

52.5 W

点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