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上半年化妆品零售额为2291亿元,同比增长2.9%。市场整体面临洗牌,多个品牌关闭或退出。
线索: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化妆品行业的一些小品牌及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头部企业获取市场份额的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一些本土美妆企业积极寻求资本市场的支持,希望借助上市增强自身竞争力。
正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化妆品零售额达2291亿元,同比增长2.9%。尽管整体数据看似微增,但市场实际存在较大分化。大公司凭借充足的资金和资源,市场热度集中于其手中,而中小企业及小众品牌则在生存中面临困境。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众多美妆品牌选择精简旗下品牌组合。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关闭在中国内地的最后18家线下门店,标志着其退出中国市场。此外,在2023年上半年,不少其他美妆品牌也相继关闭门店或撤出市场,显示出在中国市场的运营难度并非外界所想象的那般容易。
例如,爱茉莉太平洋旗下高端护肤品牌“时妍露SIENU”在京东商城上线后,今年关闭了天猫海外旗舰店;悦诗风吟同样在年中关闭了其天猫的旗舰店,反映出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联家利华旗下的高端品牌TATCHA也停止了多平台的运营。
知情人士表示,这些品牌关闭的原因在于运营成本的上升以及流量成本的增加,促使企业会选择关闭表现不佳的品牌,将资源投入表现更好的品牌。
与此同时,本土化妆品公司正在加速奔向资本市场。毛戈平等企业已经成功上市并迅速上涨,触动了其他美妆企业向资本市场寻求支持的决心。今年上半年,多个美妆相关企业陆续启动上市计划,包括原料商、包材商及品牌商等。资本市场的热度表明国货美妆企业理解上市的重要性,并希望借此加强自身的发展。
发布时间:
None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