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合肥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已公示,涉及“三旧一村”及其他改造对象,规划范围包括合肥中心城区,近期至2027年,远期至2035年。规划重点包括基础设施改造、生态修复、文化保护等。拟开展5大更新专项行动,推动城市韧性、创新驱动、民生幸福、生态提质和文化积淀。
线索:
合肥的城市更新规划可能带来多个投资机会,例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项目、城市文化保护等领域均有潜在的市场需求。同时,房地产市场的旧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可能会吸引开发商与投资者的关注。然而,这也可能带来风险,如改造项目的实施进度和成本控制需谨慎,且需考虑居民的安置与生活质量的提升等社会问题。
正文:
合肥市规划部门于7月14日宣布,《合肥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的公示稿正式出炉,正在进行批前公示。该规划旨在通过创新驱动来推动合肥成为全国示范城市,形成内涵集约型发展与绿色低碳生态模式。规划的实施范围涵盖合肥市中心城区,包括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高新区、经开区和新站高新区,涵盖的建设用地和改造对象为“三旧一村”以及其它类型,如城市基础设施、生态修复和文化保护等。
规划聚焦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智能化水平,并提出现有空间结构的优化模式,包括以“城市活力绿环”为中心,形成“一环引领、十字联动、四核示范、多片协同”的更新布局。展望近期,合肥计划实施五大更新专项行动,这些行动将覆盖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更新、生态治理、文化保护等多个方面。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改造460公里的地下管网和建设16公里的综合管廊,旨在显著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和防涝标准。同时,将启动对老旧小区和城中村的改造,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与社区友好性。依托水生态治理,优化滨水空间与生态网络,计划在2027年前完成一系列与水利相关的改造项目。
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5日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