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北京市消费市场在2024年3月起出现下降趋势,已连续7个月同比下降。2023年社零总额录得4.8%正增长,但2024年同比下降2.7%。北京市的《行动方案》旨在到2030年实现市场消费额年均增长5%左右,推动居民增收减负,优化服务消费体验,促进消费市场回暖。
线索:
北京市消费市场面临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多个方面,包括消费品市场变化、人口流入放缓、家庭资产缩水等。同时,仅依靠政策刺激能否有效振兴经济和消费仍存在不确定性。此外,服务消费成为新的增长点,若政策能成功引导居民需求向服务领域转移,有可能带来长期的投资机会。
正文:
近期,北京市针对消费增速放缓问题,发布了《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该方案包括8个部分和24项任务,力争到2030年实现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不过,当前的消费市场仍面临巨大压力,2024年3月后,北京的消费市场转向下降,自那时起,连续7个月同比下降。虽然2023年北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增长4.8%,达到了14462.7亿元,但2024年情况急剧转变,各类消费品均有所下降,无论是社零总额还是按商品用途分的零售额。
北京统计局指出,消费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经营模式的多元化,另一方面则是新兴消费领域的快速发展影响了传统消费的表现。经济学家分析认为,汽车等大宗消费的下滑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变化,且一线城市的人口流入增长放缓也加剧了消费压力。
《行动方案》强调增收减负的重要性,指出要提升居民工资性收入和优化消费环境,以增强消费意愿。同时,北京市也计划丰富服务消费领域,以应对消费市场结构性变化。根据国际经验,随着居民收入的提升,服务消费会迅速增长,因此,通过文化和旅游等领域的政策支持,有望推动消费市场的回暖。
政策的成效最终取决于能否有效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并鼓励居民在消费领域的实际支出。
发布时间:
无具体发布时间信息。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