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已成为全球领先,2024年底累计并网容量达41.27吉瓦,占全球49.6%。中国新增装机容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预计未来海上风电产业将继续保持领导地位。
线索:
随着国家对海上风电的重视和政策支持,相关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多种机遇,如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和综合利用模式等。同时,仍需关注核心技术依赖进口的问题、电价机制的不完善和市场化进程中的潜在风险。
正文:
近年来,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领先者。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的最新指示下,推动海上风电规范化建设已成为重要目标。海上风电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也为多个新兴产业提供了蓬勃动力。
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41.27吉瓦,占全球的49.6%。在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中,中国贡献了50%的份额,显示出其在市场中的领导地位。
7月10日,在福建福清,由中国华能集团牵头的全球单机功率最大型号的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这种机组能够应对极端天气条件。同时,江苏盐城的海上风电项目也以85.5公里的离岸距离创下新纪录,进一步证明中国的技术实力。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的海上风电产业仍在不断追求进步。国内已形成覆盖研发、制造、开发到运维的完整产业链。数据显示,中国在多个核心设备和组件的生产能力上占优,如风电机组和叶片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60%和64%。
为了进一步补强产业链,政府与地方也推出了相应的政策支持。例如,上海市规划在2035年前加强海上风机整体研制和深远海漂浮发电机组的开发。同时,行业内的一些领军企业正在致力于攻克关键技术,减少对进口的依赖。然而,风电产业在电价机制尚不完善的背景下,面临着经济性问题。
展望未来,深远海的开发将是海上风电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全球超过710亿千瓦的海上风能资源中,深远海的潜力巨大。同时,海洋资源的多元利用也成为一种趋势,如海上风电与氢能的结合,有望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为清洁能源的优化供应提供创意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
None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