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ai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0.宏观 » 国内宏观

中国政府债券融资增加反映政策调整

2025-07-16

数据:

城投债净融资额为-763.60亿元,同比下降约149%;政府债券净融资7.66万亿元,同比增加约129%。

线索:

政府对城投债的监管力度增强,促使城投债净融资大幅下降,而政府债券的净融资则显著上升,这显示出政府在应对隐性债务风险的同时,仍需要支持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投入。此外,投资机会可能来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然而,也要注意到地方政府在债务压力下的“退平台”和转型过程中的风险。

正文:

在严格的监管措施下,中国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改革。2025年上半年,城投债净融资出现负增长,为-763.60亿元,同比下降约149%。与此同时,政府债券的净融资额却同比大幅增加,达到了7.66万亿元,增加幅度为4.32万亿元,同比上涨约129%。这些数据反映了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变迁和城投债发行的进一步收紧。

城投债是地方政府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融资方式。尽管前些年已有政策要求剥离地方政府融资职能,但城投公司转型进展缓慢,导致隐性债务依然存在。为了遏制隐性债务的上升,并降低地方债务风险,中国加大了监管力度,主要包括限制城投债的发行,并推出了一系列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的政策。例如,去年推出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置换隐性债务的计划,总额达到10万亿元,约7000多家城投公司宣布退出政府融资平台,目前已经发行约5.1万亿元。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中央财经大学的教授分析指出,城投债净融资的减少恰恰是国家加强监管以控制新增隐性债务的结果。然而为了保持经济增长,尤其是在复杂的内外环境下,政府需要增加债务资金投入进行重大项目建设。因此,尽管城投债净融资水平下降,政府债券的净融资却大幅上升,这是当前宏观政策调控的必然结果。

中央银行的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债的净融资为3.37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的净融资额为4.29万亿元。这反映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尽管财政收入增长乏力,但财政支出的有效保障仍在持续维护民生和重大项目的投入。

随着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持续发行,基础设施的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今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增速快于总体投资1.8个百分点。

不过,中诚信国际的研报指出,自2025年以来,尽管政策仍在助力债务去化,地方债务化解和城投转型的速度在加快,但财政压力依然存在。地方政府在还本付息上面临较大压力,因此对于宽货币政策及政策性工具的效果仍需持续关注。随着债务化解的不断推进,预计城投企业的“退平台”和产业化转型将加快,但转型质量将存在差异,需警惕由于转型过程中的政企关系重塑而产生的风险。

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6日07:27:11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3.1 W

文章

52.5 W

点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