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ai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13. 科技 » 人工智能

Manus经历裁员与融资挑战,前景堪忧

2025-07-15

数据:

Manus成立130天内完成总部迁移并裁员120人。4月获得7500万美元融资,估值达5亿美元。用户月活跃人数由2000万降至1000万。

线索:

Manus的业务变化表明了AI行业在合规、资源和市场需求多方面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同时,资本的注入与优化可能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支持,但也推动其商业模式转型,推动其向海外市场进发。

正文:

最近,Manus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但这次的关键词已不再是之前的“一码难求”,而是“跑路”相关的疑虑。这家因演示视频而迅速走红的AI Agent公司,近期确认总部迁至新加坡,并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国内团队由120名员工裁减至40余名核心技术人员。这一波动引发了外界对Manus可能“跑路”的猜测。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Manus在海外社交平台的动态保持更新,最新一则信息介绍了定于7月13日在旧金山举行的一场徒步活动。尽管有知情人士澄清“公司没跑路,业务正常”,CEO肖弘也在平台上表示希望“在新的环境中做好全球化产品”,但是市场上的疑虑依然没有消失。

从March到葬礼的裕里,Manus的历史仅仅是130天。其故事折射出AI Agent行业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理解Manus的“迁移”,需要关注两个关键因素:一是4月从Benchmark获得的7500万美元融资,二是其自带的产品和商业化的压力。

4月下旬,Manus的母公司蝴蝶效应获得Benchmark的投资,估值跳升至5亿美元。通常来说,这会被视为好消息,但这笔投资也带来合规方面的挑战。根据美国新的法规,部分跨境技术投资需经过严格审查。因此,Manus在应对这些合规性要求时,可能会导致其业务的变迁。

分析认为,尽管Manus的迁移与资本压力相关,但并非完全依赖于此。Manus的新加坡主体早在2023年注册,可能在此之前就已有出海的筹备工作。另外,随着近年来的地缘政治影响,该公司的算力资源也受到了限制。新加坡作为GPU和算力资源中心,对Manus这样的AI公司具有吸引力。

另一方面,Manus的产品本身也受到了挑战。它的核心服务是一种通用的AI智能代理,Ou提供复杂任务的自动执行。然而,在用户留存率上,产品的表现的波动较大,月活跃用户曾暴涨至2000万,但开放注册后很快降至1000万。市场对该产品的期望与实际体验之间的差距,反映出AI Agent产品普遍存在的挑战。

在提供的产品测试中,Manus在执行性任务时性能尚可,但在数据抓取的准确性和实时判断能力上仍有待提高。此外,Manus的商业模式面临成本压力,其操作不仅要依赖多种大模型的API调用,还需要在高成本环境下寻找可持续盈利模式。

总之,Manus的故事正是中国AI行业在全球化浪潮中的一个缩影。尽管当前面临不少挑战,AI Agent作为一个新兴领域仍然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发布时间:

无(未提供发布日期)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3.1 W

文章

51.3 W

点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