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今年国家下达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明显提升,新疆、天津、广西、海南、山东等地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提升约5到10个百分点,云南增幅达到10.6个百分点。电解铝行业首次纳入考核,钢铁、水泥等新行业的绿电消费比例监测显示出绿证需求的潜力。
线索:
此次责任权重的提升将有助于支持新能源项目的消纳,未纳入正式考核的新行业可能导致市场不确定性,但长期可能激发投资机会,尤其是在绿证交易和绿电消费方面。而各省之间的绿证交易政策可能带来新的商业机会和市场需求,但同时也可能存在政策调整带来的风险。
正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近期发布了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相关通知,指出今年的权重为约束性指标,用于对各省份进行评估考核。新增钢铁、水泥、多晶硅行业及数据中心的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监测,电解铝行业首次进入考核序列。
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权重是某省实际消纳的可再生能源电量与社会总用电量的比率,具有两个分类:总量消纳责任权重和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当前,各省份的权重目标整体有明显增长,新疆、天津等地的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提升幅度显著,云南的增幅最为突出。全国预计消纳量约为23000亿千瓦时,有助于支撑抢装的新能源项目。
有些地区的权重未变化,如宁夏、青海等地已有30%的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被设定为上限,此限制反映区域电网安全的考虑。新通知还关注了电解铝之外的多个行业的绿电消费比例,但这些行业在今年仅进行监测。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这可能会刺激电解铝行业的绿证需求。
2023年的绿证价格已显著上涨,从年初的1.5元激增至6月底的8元,有些交易甚至接近10元。这一价格波动由发电企业的惜售心态和强劲的市场需求驱动。未来,各省在完成能耗双控和消纳责任权重目标时,可能也会增加绿证的集中采购,从而推高价格。
《通知》明确指出,省级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核算主要依据省内的物理电量,同时允许通过跨省绿证交易弥补不足,这将促进绿证的交易活跃度,并保持省级政府在绿证市场中的灵活性。
发布时间:
最早发布时间不详。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