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ai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12. 金融 » 私募基金

风险投资基金因流动性不足选择延期

2025-07-15

数据:

今年,基金延期潮在业内普遍存在,许多基金面临着期限与企业成长不匹配的问题。

线索:

当前基金延期现象反映了投资市场的流动性危机,尤其是在退出困难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可能导致投资者更加谨慎,从而影响未来的投资决策。随着政策对基金存续期的适度松绑,给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仍需高度关注后续资金回流和投资者信心的问题。

正文:

在最近召开的第十九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大会上,与会代表普遍反映出一个共同的感受——基金延期的现象日益严重。华登国际管理合伙人黄庆指出,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基金期限与企业成长之间的不匹配,很多基金因无法按时退出而不得已选择延期。业内普遍面临的现状是,许多基金已到期但仍未能完成清算,延期已成为常态。

通过分析当前的市场情况,可以看到,很多基金成立于2011到2015年间,而此次周期结束时,大部分基金均选择了延期。此外,三年来的市场表现不佳使得退出变得更加困难,基金表现普遍不理想,最终导致延期成为唯一出路。

一些企业表示由此面临着更大压力。例如,一些基金正在进行多次延期,许多投资人开始倾向于通过延长周期来等候潜在的项目退出机会。延期现象在一级市场尤为明显,尤其是由政府引导设立的基金已经普遍到期,现如今的延期期限正在不断延长,这给国资基金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同时,在人民币基金的存续期问题上,许多投资者和管理合伙人反映出存续期普遍偏短的问题,实施延期的难度也在加大。国资LP对资金回笼的压力十分迫切,对延期的态度趋于谨慎。

在这样的背景下,退出的难度突出,当前市场上有将近19万亿规模的基金正处于延长期。这种情况影响了投资者继续投入资金的决策,也阻碍了初创企业的融资通道。虽然如此,许多业内人士表示对退市机会充满希望,尤其是在IPO市场回暖的情况下。

作为应对策略,一些国资LP开始支持延长基金存续期,这种政策的松绑为基金的未来运营提供了更多的稳定性。当前,投资者需重新审视市场动态,把握到期基金的表现,特别是在IPO环境逐渐好转的时机下。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14日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3.1 W

文章

51.3 W

点赞

回顶部